欢迎访问过程工程学报, 今天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6年 6卷 1期
刊出日期 2006-02-20

过程与工艺
材料工程专栏
综述
流动与传递
生化工程专栏
反应与分离
流动与传递
1 任飞;王金福
浆态床甲醇合成反应过程数学模拟
在固定床等温积分反应器中回归了LP201催化剂上的甲醇合成反应动力学参数,在液固拟均相、全混流、气相流动形式分别为全混流、平推流的基础上建立了浆态床搅拌反应器中甲醇合成反应的数学模型. 模拟结果显示,根据所得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气相甲醇合成过程中气相流动形式明显影响反应效率;在液相甲醇合成过程中,气相的流动形式对反应影响不大;气液传质阻力对反应有较显著的影响,必须与反应过程同时加以考虑.
2006 Vol. 6 (1): 1-5 [摘要] ( ) [HTML 0KB] [ PDF 199KB] ( )
6 肖世新;高正明;黄雄斌
改进型Ross静态混合器牛顿流体流动的实验与数值模拟
在改进型Ross静态混合器中对牛顿流体的流动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空管和5单元的改进型Ross静态混合器的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将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证实二者的结果一致. 结果表明,在改进型Ross静态混合器中,牛顿流体流动的压力降与雷诺数和静态混合器长径比的关系为Dp=14.7231Re-0.156(L/D)0.446ru2/2;在Re=20000时,z因子有最大值;整个静态混合器的压力降(流动阻力)主要集中在混合单元区域.
2006 Vol. 6 (1): 6-10 [摘要] ( ) [HTML 0KB] [ PDF 314KB] ( )
11 Rajab A. Atibeni;高正明;闵健;丛海峰
涡轮桨搅拌槽内粘稠物系的微观混合特性
利用改进的硫酸铜沉降反应和氯乙酸乙酯水解反应的快速平行竞争反应体系,在直径0.476 m的反应釜内,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0%, 0.1%和0.5%)的羟乙基纤维素体系中,在排除硫酸铜副反应干扰的情况下,利用吸光度与铜离子浓度的线性关系,考察了加料时间、加料位置、搅拌转速以及粘度等因素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副产物收率随搅拌转速的增加而降低,随粘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着粘度的提高,其上升的趋势减缓. 研究结果对粘稠物系搅拌反应器的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2006 Vol. 6 (1): 11-14 [摘要] ( ) [HTML 0KB] [ PDF 176KB] ( )
15 陈木年;杨学民;范垂钢;姚建中;林伟刚
确定气固快速分离器气体停留时间的新方法
根据O3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的特点,提出了利用O3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获取气固快速分离器气体平均停留时间的方法. 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能够测出气固分离器的气体停留时间.
2006 Vol. 6 (1): 15-18 [摘要] ( ) [HTML 0KB] [ PDF 174KB] ( )
19 刘蜀疆;刘龙波;吴艳敏;王旭辉
用滤膜压力降法研究气溶胶发生器输出浓度的稳定性
先行研制的振筛进料流化床气溶胶发生器的稳定性能不够理想,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根据气溶胶在滤膜上沉积量与压力降的关系,通过测量采样滤膜两端压力降,对发生器发生浓度的稳定性进行了表征. 对流化床气溶胶发生器进料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研究了进气流量和进料斗中硅胶加入量对稳定性的影响. 测试结果表明,进料斗中加入1~3层硅胶、进气流量800~1000 L/h时,发生器发生浓度的稳定性最好.
2006 Vol. 6 (1): 19-22 [摘要] ( ) [HTML 0KB] [ PDF 177KB] ( )
反应与分离
23 李鑫;曾庆轩;冯长根;周绍箕
离子交换纤维对偏二甲肼的吸附性能
以火箭推进剂主要成分偏二甲肼为研究对象,通过配制模拟水样,采用强酸阳离子交换纤维对其中的偏二甲肼进行吸附,研究了偏二甲肼在离子交换纤维上的等温吸附线、吸附动力学和动态吸附,并将其动态吸附效果与732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强酸阳离子交换纤维对偏二甲肼的吸附以液膜扩散为主,符合Boyd液膜扩散方程. 在291 K和研究的浓度范围内,离子交换纤维对偏二甲肼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 动态吸附结果表明,离子交换纤维对偏二甲肼的交换吸附速率大于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纤维柱的利用率高,相同条件下的处理量是树脂的3.86倍.
2006 Vol. 6 (1): 23-27 [摘要] ( ) [HTML 0KB] [ PDF 199KB] ( )
28 钟宏;符剑刚;刘凌波
采用N235从含Mo, Mn酸浸液中萃取回收Mo
基于软锰矿的强氧化性和辉钼矿的还原性及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出软锰矿与辉钼矿共同焙烧新工艺,焙砂的处理及Mo, Mn分离是该新工艺的关键. 采用N235(20%)+仲辛醇(10%)+磺化煤油(70%)作为萃取剂,从含Mn, Mo焙砂酸浸液中萃取回收Mo,实验得出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室温(25℃),相比O/W 1:2,错流萃取级数3级,水相中硫酸浓度CH2SO4≤100 g/L;反萃时先用70 g/L的硫酸溶液对萃取有机相进行洗涤,反萃剂采用17%的氨水,反萃温度为室温,相比O/W为1:2,萃取级数为3,此条件下Mo的萃取率及反萃率分别达到99.9%和99.4%.
2006 Vol. 6 (1): 28-31 [摘要] ( ) [HTML 0KB] [ PDF 180KB] ( )
32 慕思国;彭长宏;黄虹;唐谟堂
298 K时三元体系MeSO4-(NH4)2SO4-H2O的相平衡
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298 K时MeSO4-(NH4)2SO4-H2O三元体系的溶解度,并绘制了平衡相图. 结果表明,在MnSO4-(NH4)2SO4-H2O体系中,有MnSO4×H2O, (NH4)2Mn(SO4)2×6H2O和(NH4)2SO4 3条饱和曲线,组成为MnSO4×H2O和(NH4)2Mn(SO4)2×6H2O及(NH4)2Mn(SO4)2×6H2O和(NH4)2SO4的2个共饱和点,以及平衡固相为(NH4)2SO4, (NH4)2Mn(SO4)2×6H2O和MnSO4×H2O的3个纯盐结晶区. 在ZnSO4-(NH4)2SO4-H2O体系中,有(NH4)2Zn(SO4)2×6H2O, ZnSO4×7H2O与(NH4)2SO4 3条饱和曲线,组成为(NH4)2Zn(SO4)2×6H2O和ZnSO4×7H2O及(NH4)2SO4和(NH4)2Zn(SO4)2×6H2O的2个共饱和点,以及平衡固相为(NH4)2Zn(SO4)2×6H2O, ZnSO4×7H2O和(NH4)2SO4的3个纯盐结晶区. 在(NH4)2SO4-FeSO4-H2O体系中,有(NH4)2Fe(SO4)2×6H2O, FeSO4×7H2O和(NH4)2SO4的3条饱和曲线,组成为(NH4)2Fe(SO4)2×6H2O和FeSO4×7H2O及(NH4)2Fe(SO4)2×6H2O和(NH4)2SO4的2个共饱和点,以及平衡固相为(NH4)2Fe(SO4)2×6H2O, FeSO4×7H2O和(NH4)2SO4的3个纯盐结晶区. 研究结果既为含Fe2+, Mn2+和Zn2+溶液的复盐沉淀深度净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四元体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06 Vol. 6 (1): 32-36 [摘要] ( ) [HTML 0KB] [ PDF 187KB] ( )
过程与工艺
37 张文龙;刘燕燕;李永绣;蒋柏泉
碳酸钙磷酸化工艺制备多孔球形羟基磷灰石
研究了通过磷酸化工艺制备多孔球形羟基磷灰石的可行性. 利用(NH4)2HPO4, Na2HPO4溶液或其混合溶液,在微波加热条件下对粒度约15 mm的球形碳酸钙进行磷酸化处理,通过ESEM, XRD和EDS等手段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在微波加热条件下,球形碳酸钙通过与HPO42-发生阴离子交换反应,可在15 min的较短时间内转化成羟基磷灰石主相. 不同组成的HPO42-处理液对微波加热转化反应的历程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颗粒形貌、结构和物相组成. 在不同条件下可制备出从绒毛状到细小颗粒堆积体等不同形状的多孔球形羟基磷灰石.
2006 Vol. 6 (1): 37-41 [摘要] ( ) [HTML 0KB] [ PDF 671KB] ( )
42 薛娟琴;亢淑梅;洪涛
超声解吸柠檬酸盐溶液中SO2的影响因素
研究了用超声波解吸柠檬酸盐溶液中SO2的影响因素. 重点考察了温度、电流强度、搅拌强度、初始SO2浓度及柠檬酸盐浓度对SO2解吸率、柠檬酸盐溶液稳定性和硫酸根浓度的影响,并与无超声时作了对比. 结果表明,应用超声可提高SO2解吸率,但不改变解吸反应机理,且解吸过程中柠檬酸盐保持稳定,无硫酸根生成. 确定了在超声波频率为40 kHz时,超声解吸SO2的最佳温度为50℃,最佳电流强度为1.4 A.
2006 Vol. 6 (1): 42-46 [摘要] ( ) [HTML 0KB] [ PDF 191KB] ( )
47 常培廷;胡刚石;韩明汉;吴勤;魏飞;金涌
两段循环流化床中氯化氢催化氧化制氯气
在两段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氯化氢催化氧化制氯气的实验. 研究表明,HCl转化率比普通流化床有大幅度提高. 当主要组分为CuCl2的负载型催化剂中的Cu含量为5%时,能够保证反应器的连续顺利运转,而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氧氯化段的适宜反应温度为390~400℃,氯化段适宜的反应温度为200~240℃. 在较低的HCl进料空速或较高的O2与HCl进料体积比条件下,HCl转化率较高.
2006 Vol. 6 (1): 47-50 [摘要] ( ) [HTML 0KB] [ PDF 199KB] ( )
51 丁明惠;张彦奇;唐芳琼;任俊;冯华君;杨尚林
脲醛预聚条件对电泳微胶囊形态的影响
以尿素和甲醛为壁材,油性蓝和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分散在四氯乙烯中作为囊芯,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电泳微胶囊. 研究了脲醛预聚体制备条件对微胶囊形成和产品形态的影响,并通过设计正交实验得到了最优化的制备条件,即脲:甲醛为1:1.75(摩尔比),反应温度75℃,pH值8.5,反应时间1 h. 在最优化条件下制备出的电泳微胶囊内外表面光滑,囊壁透明,分散性好且形态完整.
2006 Vol. 6 (1): 51-54 [摘要] ( ) [HTML 0KB] [ PDF 435KB] ( )
55 戴昊波;曹宏斌;李玉平;张懿
酸浸-生物法处理铬渣
采用酸浸-生物法处理铬渣以进行有效的还原解毒. 首先分析了铬渣的物相和组成,然后鼓入CO2进行酸浸,再结合硫酸盐还原菌浸取和还原. 结果表明,经过生物反应36 h后,残渣中水溶性六价铬含量降到了2 mg/kg,达到了铬盐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0-84的要求.
2006 Vol. 6 (1): 55-58 [摘要] ( ) [HTML 0KB] [ PDF 610KB] ( )
59 杨大锦;谢刚;贾云芝;杨德明;彭建蓉
低品位氧化锌矿堆浸实验研究
对含锌11.49%的低品位氧化锌矿以自然粒度筑堆,堆高1 m,浓酸熟化、板结后,采用间歇式喷淋(1/3闲置),喷淋强度10~12 L/(m2×h),堆浸温度20~32℃,堆浸浸出液终点pH值控制在1.0~1.5,经过13周的堆浸后,2 t规模低品位氧化锌矿的锌堆浸浸出率大于93%. 堆浸渣石灰乳处理以消除其可能的环境污染. 低品位氧化锌矿堆浸浸出工艺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2006 Vol. 6 (1): 59-62 [摘要] ( ) [HTML 0KB] [ PDF 202KB] ( )
63 冯殿义;孙彤
氯碱电解液氯离子浓度在线分析
阶跃磁场下氯离子选择电极对溶液中氯离子响应的瞬时峰电位与浓度的对数曲线具有线性特性,Cl-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4~10-1 mol/L,与常规分析的平衡电位相近. 提出了阶跃磁场离子选择电极瞬时电位在线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溶液在阶跃磁场下的瞬时峰电位,能够快速跟踪溶液离子浓度的瞬时行为,测量准确性和再现性优于常规分析法. 应用氯碱电解液在线实时分析Cl-浓度,测量误差小于6%.
2006 Vol. 6 (1): 63-66 [摘要] ( ) [HTML 0KB] [ PDF 165KB] ( )
67 邓丰;谢洪勇;张礼鸣;王来
氧化硼研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用行星式球磨机对13个不同尺寸区间氧化硼的研磨过程进行了实验与理论研究. 实验测量了13个不同尺寸区间氧化硼的粉碎速率常数及其分布系数,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得到了不同尺寸氧化硼的粉碎速率函数及其分布系数函数,进而建立了粉碎过程质量分数的积分微分方程. 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对氧化硼研磨过程的质量分数积分微分方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计算与比较结果表明,氧化硼的研磨过程具有时变特征.
2006 Vol. 6 (1): 67-70 [摘要] ( ) [HTML 0KB] [ PDF 169KB] ( )
生化工程专栏
71 佘鹏;宋波;邢新会;刘铮
细菌Enterobacter dissolvens的直流电解刺激过程
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研究了细菌Enterobacter dissolvens在直流电条件下的生长和代谢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当使用盐桥屏蔽电极反应时,细胞生长曲线和葡萄糖代谢速率基本不受电流强度的影响,而当采用铂丝电极时,反应体系中发生水解反应,采用10 mA电流通电12 h后,菌液中细胞的脱氢酶比活力和葡萄糖降解率分别为对照的1.98倍和1.48倍,细胞生长亦有所加快,但在其活力下降时出现大量死亡. 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细胞结构受到明显破坏,并发生细胞膜穿孔现象,这表明可能受到了过氧化氢等阳极水解中间产物的刺激作用.
2006 Vol. 6 (1): 71-76 [摘要] ( ) [HTML 0KB] [ PDF 757KB] ( )
77 丁绍峰;谭天伟
豆粕水解液为氮源细菌厌氧流加发酵生产L-乳酸
采用细菌厌氧发酵法生产L-乳酸,由实验确定了最佳接种量、发酵温度和pH调节剂,考察了初始葡萄糖浓度对L-乳酸生产的影响,确定初始糖浓度为70~90 g/L时得率、产率、最终生物量分别达到92.68 g/g, 3.17 g/(L×h)和8.5′107 mL-1. 为进一步降低L-乳酸生产成本,以豆粕水解液为氮源代替酵母粉,同时应用流加发酵技术,L-乳酸产量、得率、产率及转化率分别达到155 g/L, 95.5 g/g, 1.64 g/(L×h)和96.9%. 在保证L-乳酸最终浓度的同时可降低生产成本,为进一步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2006 Vol. 6 (1): 77-81 [摘要] ( ) [HTML 0KB] [ PDF 201KB] ( )
82 李珠柱;文利雄;黎颖;刘凡;王青;陈建峰
正交实验法优化空心多孔SiO2纳米球对阿维菌素的吸附条件
以本实验室合成的空心多孔SiO2纳米球作为新型吸附介质,以阿维菌素为模型吸附药物,采用正交实验法对空心多孔SiO2纳米球的吸附参数进行了优化.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无机-有机双模板法制备出的空心多孔SiO2纳米球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采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能有效地把模型药物阿维菌素吸附到多孔空心结构中,吸附量可达61.5%. 在压力、温度、吸附时间、共溶剂用量4个影响吸附量的因素中,压力和共溶剂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吸附时间的影响较显著,温度的影响不显著. 最佳的吸附条件为:压力50 MPa,温度40℃,时间6 h,共溶剂(丙酮)添加量5 mL.
2006 Vol. 6 (1): 82-86 [摘要] ( ) [HTML 0KB] [ PDF 284KB] ( )
87 张夏红;程贤甦;汤吉
高沸醇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对菠萝蛋白酶的吸附
通过曼尼希反应和室温相分离方法合成了高沸醇木质素胺和高沸醇木质素酚衍生物,并探讨了它们对菠萝蛋白酶的吸附特性. 结果表明,引入了胺基和酚羟基的高沸醇木质素衍生物对菠萝蛋白酶的吸附性能有很大的提高,吸附能力为HBS木质素胺>HBS木质素酚>HBS木质素,而且吸附后的菠萝蛋白酶活性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高沸醇木质素衍生物有望成为菠萝蛋白酶的浓缩吸附剂或固定化的载体.
2006 Vol. 6 (1): 87-90 [摘要] ( ) [HTML 0KB] [ PDF 263KB] ( )
91 白云峰;贾梦秋;安辉;徐春艳
20(S)-9-硝基喜树碱的合成
介绍了一种以无机硝酸盐为硝化剂、喜树碱为原料、浓硫酸为溶剂合成9-硝基喜树碱(9-NC)的新方法. 在此硝化反应体系中,合成9-NC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喜树碱0.5 g,浓硫酸40 mL, ?NO3- 0.007 mol, KNO3/Sr(NO3)2为1:1. 在冰盐浴下反应4 h,再于40℃下反应1 d得到9-NC初产物,经柱层析后,产品收率为41.1%,9-NC纯度98.8%(w),均高于文献值.
2006 Vol. 6 (1): 91-95 [摘要] ( ) [HTML 0KB] [ PDF 184KB] ( )
96 林日辉;刘宏娟;孙燕;郝健;程可可;刘德华
氧对Klebsiella pneumoniae产1,3-丙二醇代谢的影响
考察了氧对Klebsiella pneumoniae发酵产1,3-丙二醇(PDO)代谢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在厌氧或供氧条件下,K. pneumoniae都能利用甘油产PDO. 起始甘油浓度20 g/L,发酵时间4 h,在充分供氧条件下,PDO产量仅为1.1 mmol/L;但在微量供氧条件下,PDO产量为16 mmol/L,是厌氧发酵时的1.28倍. 在微量供氧条件下,调控PDO合成的关键酶甘油脱氢酶、甘油脱水酶及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的活性分别为7.28, 1.14, 0.52 U/mg,高于厌氧或充分供氧条件下的相应酶活性. 氧对细胞内NADH的合成也有影响,厌氧及微量供氧条件下菌体内NADH含量分别为3.78及3.72 μmol/g (DCW),高于充分供氧发酵时的0.85 μmol/g (DCW).
2006 Vol. 6 (1): 96-99 [摘要] ( ) [HTML 0KB] [ PDF 270KB] ( )
100 张焱;闭静秀;周卫斌;李岩;董爱华;孙娟;苏志国
PEG沉淀结合层析分离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应用聚乙二醇(PEG)沉淀结合层析技术纯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对PEG浓度、pH值、离子强度等影响PEG沉淀的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浓度为0.12 g/mL的PEG6000在4℃, pH 9.0条件下沉淀HBsAg纯化效果比较理想,纯化倍数达3.7,回收率96.8%,有效地去除了生物大分子杂质和牛血清白蛋白(BSA),PEG在后续的凝胶过滤中可以除去,整个工艺的回收率可提高到41%.
2006 Vol. 6 (1): 100-103 [摘要] ( ) [HTML 0KB] [ PDF 352KB] ( )
104 张喜通;常杰;王铁军;付严
Cu-Zn-Al-Li催化生物质合成气合成甲醇
在模拟生物质合成气气氛(CO/H2/CO2/N2=22/47/27/4, 体积比)下对Cu-Zn催化生物质合成气合成甲醇进行活性评价,发现Cu-Zn催化剂合成甲醇活性随反应时间单调下降,40 h后Cu-Zn催化剂活性比初始活性下降15%,添加Al能提高Cu-Zn催化剂的稳定性,添加Al后的Cu-Zn-Al及Cu-Zn-Al-Li催化剂40 h内合成甲醇的活性均未见明显下降. SEM和XRD表征研究发现,添加Li助剂有助于分散Cu活性组分,从而提高催化剂活性. 不同压力、空速及气体成分下,CO转化率均远高于CO2转化率,CO是生物质合成气合成甲醇的主要C来源.
2006 Vol. 6 (1): 104-107 [摘要] ( ) [HTML 0KB] [ PDF 435KB] ( )
材料工程专栏
108 董永春;白志鹏;刘瑞华;游燕
负载织物对纳米TiO2光催化剂净化氨气性能的影响
制备了纳米光催化剂悬浮液,借助后整理工艺对3种织物进行负载加工,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等对其进行了表征. 通过自行设计的小型环境舱和光催化反应器重点考察了棉机织物、涤纶机织物和涤/棉混纺机织物对纳米光催化剂净化氨气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在不同负载织物表面上纳米光催化剂的活性. 结果表明,负载纳米光催化剂的棉织物的氨气净化性能高于负载纳米光催化剂的涤纶织物和涤/棉混纺织物的氨气净化性能. 在负载Ag-TiO2光催化剂的条件下,负载涤纶织物和涤/棉混纺织物对氨气的净化性能有所加强.
2006 Vol. 6 (1): 108-113 [摘要] ( ) [HTML 0KB] [ PDF 344KB] ( )
114 刘元刚;唐致远;徐强;张晓阳;柳勇
隔膜对镍氢电池大电流放电性能的影响及特性
通过测试和计算厚度、面密度、吸碱量、吸碱速率、表观密度、隔膜孔隙度及表面SEM形貌特征,对6种镍氢电池隔膜(3种氟化隔膜和3种磺化隔膜)的物理性能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了由这6种隔膜制成的相同正、负极的SC3000镍氢电池在15, 20及30 A下的放电性能;同时结合电池的循环寿命与荷电保持率,筛选出最适于镍氢电池大电流放电的磺化隔膜FV3. 对电池大电流放电时隔膜所应具备的特性进行了概括总结,提出了一种评价隔膜特性对镍氢电池大电流放电性能影响的新方法,对动力型镍氢电池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6 Vol. 6 (1): 114-119 [摘要] ( ) [HTML 0KB] [ PDF 373KB] ( )
120 张校平;孟献丰;单小兵;张其土
含钐稀土硼硅酸盐玻璃形成能力
通过玻璃形成区实验探索了含钐稀土硼硅酸盐玻璃的形成区范围,研究了Sm2O3含量对稀土玻璃形成区的影响和相应的玻璃形成区图,以及Al2O3含量对含钐稀土硼硅酸盐玻璃形成区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Sm2O3含量从10%增加到30%时,玻璃形成区有所增大,但当Sm2O3含量大于30%时玻璃形成区减小,当Al2O3含量为20%~25%时有较大的稀土玻璃形成区. 同时利用热分析结果所得到的玻璃析晶倾向参数b值,讨论了含钐稀土硼硅酸盐玻璃的形成能力,其中当Sm2O3含量为20%, Al2O3含量为25%时,b=0.8~0.85,这时玻璃形成能力较大.
2006 Vol. 6 (1): 120-123 [摘要] ( ) [HTML 0KB] [ PDF 187KB] ( )
124 马承愚;姜安玺;彭英利;李芬;闫波
含氯介质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几种镍基合金腐蚀的实验研究
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含氯化合物水溶液对普通不锈钢具有极强的腐蚀性. 使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装置,研究了4种镍基合金不锈钢试样(1Cr18Ni9Ti, 316L, 0Cr18Ni12Ti和QLC12)在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400~620℃, 28~32 MPa)处理含氯废水时的腐蚀情况. 经过30 d的实验,用金相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试样腐蚀的形貌. 结果表明,4种合金在15%(w)含氯水溶液中经过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均存在腐蚀. 对腐蚀速率进行了测试,其中1Cr18Ni9Ti和316L腐蚀速率较大,而QLC12腐蚀速率最小,为0.06 mm/a, 可用于制造反应器. 实验发现0Cr18Ni12Ti存在晶间腐蚀现象. 同时对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
2006 Vol. 6 (1): 124-127 [摘要] ( ) [HTML 0KB] [ PDF 518KB] ( )
128 王文帝;刘金华;王大志;陈春华
氢氧化镍纳米晶的水热合成和结构表征
用水热法在180℃合成了非球形的Ni(OH)2纳米晶,并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技术对其形貌和结构作了表征. 结果表明,Ni(OH)2纳米晶的生长习性和形貌都强烈依赖于前驱物溶液的pH值. 在较高的pH值(13.40)下,产物主要是六角片状粒子,而在近中性条件(7.80)下,产物主要是不规则形貌的粒子. 在pH值较高的条件下,除了通常的Ostwald ripening 晶体生长粗化机理外,合并生长机理对纳米晶生长过程也发挥了作用.
2006 Vol. 6 (1): 128-131 [摘要] ( ) [HTML 0KB] [ PDF 446KB] ( )
132 张艾飞;刘吉平;吕广庶
硝酸铁为催化剂大量制备离散Mn2O3纳米管/纤维
采用简单的液相催化法实现了完全离散的Mn2O3纳米管/纤维的大规模制备. TEM电镜观察表明,Mn2O3纳米管外径约30~50 nm,长度约0.2~1.0 mm, Mn2O3纳米纤维直径约10~30 nm,长度约0.4~2.0 mm. 通过控制KMnO4和Fe(NO3)3的用量和比例可以分别得到管状、纤维状和颗粒状等不同微观形态的纳米Mn2O3. Fe(NO3)3是制备Mn2O3纳米管/纤维的理想催化剂,以Co(NO3)2和Ni(NO3)2作催化剂只能制得无定形颗粒. XRD分析表明,Mn2O3纳米管具有不同于已知的o-Mn2O3, t-Mn2O3, h-Mn2O3和g-Mn2O3的晶体结构.
2006 Vol. 6 (1): 132-134 [摘要] ( ) [HTML 0KB] [ PDF 268KB] ( )
135 刘承军;姜茂发;李春龙;王云盛;陈建军
稀土对重轨钢冲击韧度的影响作用机制
通过实验测定、金相观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稀土对重轨钢冲击韧度的影响作用机制. 随着稀土加入量的增加(0~0.06%, w),重轨钢中的固溶稀土含量均先逐渐增大,达到一定值后开始减小. 当稀土加入量为0.01%时,重轨钢的奥氏体晶粒尺寸明显细化,冲击韧度显著改善. 稀土在改善重轨钢冲击韧度的同时,可以减小横向冲击功和纵向冲击功之间的差距,消除钢的各向异性,增强钢的各向同性. 在本实验条件下,最佳稀土加入量为0.01%.
2006 Vol. 6 (1): 135-137 [摘要] ( ) [HTML 0KB] [ PDF 221KB] ( )
综述
138 刘巍峰;张晓梅;陈冠军;刘春朝
木糖发酵酒精代谢工程的研究进展
木糖发酵是生物转化木质纤维素产生酒精及其他化工产品最为重要的一环,但自然界中缺少能将上述生物质有效转化为乙醇的微生物菌种. 近年来,根据代谢工程原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酵母和细菌进行遗传改造,或将木糖代谢途径引入传统的酒精发酵菌酿酒酵母及高酒精产生菌运动发酵单胞菌中,从而拓展其底物利用范围;或使原本可以利用多种糖底物的细菌获得选择性产生酒精的能力,构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木糖发酵重组菌株. 虽然这些重组菌株在木糖转化酒精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有必要在对木糖代谢调控机制深入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现有菌株,并结合生化工程技术对重组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实现高效生物转化木质纤维素原料制取乙醇. 本工作介绍了近年来代谢工程改造微生物菌种发酵木糖生产酒精的研究进展.
2006 Vol. 6 (1): 138-143 [摘要] ( ) [HTML 0KB] [ PDF 211KB] ( )
144 王宝光;刘铭;杜晨宇;沈金玉;曹竹安
微生物法生产1,3-丙二醇过程的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代谢工程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化工产品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研究以生物法生产1,3-丙二醇所涉及的关键酶、代谢途径及其改造为考察对象,系统综述了微生物法生产1,3-丙二醇所涉及的代谢工程技术、最新应用情况及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2006 Vol. 6 (1): 144-149 [摘要] ( ) [HTML 0KB] [ PDF 229KB] ( )
150 朱红裕;李强
外源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策略
长期以来,大肠杆菌一直是表达外源蛋白的首选表达系统. 但由于外源蛋白在表达过程中容易被宿主细胞蛋白酶降解或者形成包涵体,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本文综述了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可溶外源蛋白的策略和进展,以期提高具有生物活性的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
2006 Vol. 6 (1): 150-155 [摘要] ( ) [HTML 0KB] [ PDF 287KB] ( )
156 李爱新;王晓东;汪莉;王玉春
红花细胞和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红花是重要的油药两用作物,本文对红花细胞和组织培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愈伤组织的诱导、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及细胞的大规模培养、器官发生、体细胞胚胎发生等几个方面,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6 Vol. 6 (1): 156-160 [摘要] ( ) [HTML 0KB] [ PDF 200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