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过程工程学报, 今天是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主编致辞
所获荣誉
编委会
第一届编委会
第二届编委会
第三届编委会
第四届编委会
第五届编委会
期刊订阅
投稿指南
出版道德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04-12-20
上一期
下一期
流动与传递
用于四氯化钛生产的复合式气力输送反应器的一维模拟—I. 数学模型
徐聪;袁章福;肖文明
. 2004, 4(6): 481-489.
摘要
(
)
PDF
(4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合式气力输送反应器是一种将提升管和多颗粒气力输送床串联使用的新型反应器,其中多颗粒气力输送床是由循环床叠加在密相湍床上形成的,适合于所需单程反应时间较长且需颗粒间、气固间作用力较大-防粘结、提高传质效率等的气固反应体系. 本工作用一维流化床反应器模型研究了用于四氯化钛生产的复合式气力输送反应器的反应性质,其中气体成分在泡相和乳相间的扩散速率通过气泡聚并模型进行计算并用粒子数平衡模型(Population balance)模拟颗粒沿轴向的粒径分布变化. 该模型可以同时获得反应温度、床内颗粒组成、气体成分、颗粒扬析量、反应效率等对生产非常重要的指标参数.
固定床一维对流-扩散-非线性反应方程的数值解析
李明春;徐曾和;翟玉春;田彦文
. 2004, 4(6): 490-495.
摘要
(
)
PDF
(25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内扩散和化学反应联合控制时的情况,将单一固体颗粒的综合速率方程推广到微元体,导出了化学反应项的更适用形式,建立了一维对流-扩散-非线性反应数学模型,求出了该模型的数值解,并以铁矿石的间接还原为例,讨论了不同条件下的反应转化进程. 结果表明,颗粒大小、对流是影响反应转化的重要因素,其影响程度可用Thiele数和传质Pe*数衡量. 由于Thiele数y与反应器长度的平方成正比,而传质Pe*与反应器长度成正比,因此反应器长度也是影响其自身性能的重要因素. 当比值y/Pe*增大时,对流作用下降,气体转化率增高.
θ网环等四种小型高效精密填料流体力学性能测定及比较
常彦龙;冯庆华;张琨;阎肖华
. 2004, 4(6): 496-501.
摘要
(
)
PDF
(34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内径F 30 mm的填料塔内,对q网环等4种小型高效精密填料的流体力学性能进行了测定,推导出了适用于直径1.5~10 mm和比表面积大于2000 m2/m3的小型填料的压降计算公式和持液量计算公式,对实验值和计算值进行了比较,计算出平均相对误差为6%. 与大型散装填料相比,小型填料具有更低的压降和更小的持液量,具有良好的流体力学性能,更适于精细化工品的分离.
反应与分离
新型硼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其对盐湖卤水中硼的吸附
王丽娜;齐涛;李会泉;张懿
. 2004, 4(6): 502-507.
摘要
(
)
PDF
(2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甲基葡萄糖胺(MG)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三甲基丙烯酸三甲醇基丙烷酯(TRIM)的大孔共聚物功能化改性,制备出新型硼特效螯合树脂. 通过红外光谱鉴定了大孔共聚物、螯合树脂及吸附硼后树脂的结构,研究了该树脂对盐湖卤水中硼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树脂基体聚合物性质对硼吸附量的影响,并建立了树脂对硼的吸附动力学模型. 结果表明,聚合物单体中GMA含量对硼吸附量的影响较大,此类树脂吸附硼具有选择性高、吸附容量高、吸附速度快、易于脱附的优点,吸附动力学模型符合颗粒扩散模型.
甲基丙烯醛一步氧化酯化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
李桂花;张锁江;李增喜;李铭岫;赵威
. 2004, 4(6): 508-512.
摘要
(
)
PDF
(13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制备了用于甲基丙烯醛(MAL)一步氧化酯化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新型催化剂. 在常压和连续搅拌的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条件对MAL转化率和MMA选择性的影响,并对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50℃、氧气流速6 mL/min、甲醇与甲基丙烯醛的摩尔比75、催化剂在反应物中含量2.4%、反应时间60 min时,MAL的转化率可达99.4%, MMA的选择性为95.7%.
过程与工艺
以三聚氰胺甲醛微球为模板的空腔胶囊的制备与应用
刘亚军;朱以华;张素秋;杨晓玲
. 2004, 4(6): 513-518.
摘要
(
)
PDF
(4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低度交联的单分散三聚氰胺甲醛(MF)微球作为胶体模板,采用逐层静电自组装技术,交替组装正负聚电解质,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微球,然后利用盐酸溶液分解掉模板MF,从而形成均匀的空腔胶囊;并以盐酸阿霉素为例,对空腔胶囊的载药量及缓释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显示,胶囊载药量可达27.07 μg/mL,胶囊对药物具有显著的缓释作用,释放半衰期t1/2=17.5 h.
布氏酸菌浸出紫金山铜矿过程特性
李聪颖;孟春;林辉;陈首卿;孙洁;郭养浩;邹来昌
. 2004, 4(6): 519-524.
摘要
(
)
PDF
(33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布氏酸菌浸出紫金山铜矿过程的特性. 考察了初始pH、接种量和矿浆浓度对浸出率的影响,表明布氏酸菌浸出的最佳操作条件为pH 2.0、接种量10%、矿浆浓度5%. 探讨了布氏酸菌的浸出机理,紫金山铜矿的浸出是细菌直接氧化和Fe3 化学氧化复合作用的结果. 布氏酸菌(65oC)对紫金山铜矿的浸出能力强,是氧化亚铁硫杆菌(31℃)的1.7倍,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超滤-醇析提取黄原胶工艺条件
朱圣东;雷云周;童海宝;陈大昌;谢德成
. 2004, 4(6): 525-530.
摘要
(
)
PDF
(6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察了3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对黄原胶收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并对采用硅藻土过滤预处理法的稀释倍数与硅藻土的用量进行了优化。考察了膜,膜面流速,温度,操作压力及胶浓度对超滤对水透过通量的影响,并对这些参数进行了优化。考察了溶剂种类,用量及pH对黄原胶醇析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
Mg/CaC2脱硫剂在铁水中的脱硫反应解析
徐阳;孙本良;李成威;于奎沣
. 2004, 4(6): 531-535.
摘要
(
)
PDF
(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15 kg铁水内进行脱硫实验,发现Mg/CaC2脱硫剂的脱硫速度可用加铝预脱氧得到改善. 在喷吹前,加铝脱氧后可将铁水中的初始氧含量最低脱到约0.0005%,从而提高脱硫速度,最终硫含量可脱到约0.004%. 不加铝时,由于镁和碳化钙都具有脱氧作用,喷吹后最终氧含量最低可脱到约0.0008%,最终硫含量最低可脱到约0.005%.
系统与集成
基于聚类分析和可视化的增强遗传算法—II. 算例分析及有效性验证
孙晓静;王克峰;姚平经
. 2004, 4(6): 536-543.
摘要
(
)
PDF
(1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比较K平均算法与聚类约束映射(CCM)的聚类结果,表明了CCM在降维过程中保持拓扑信息的有效性. 应用前文提出的增强遗传算法(IGA)对3个有约束优化算例进行了求解. 结果表明,这种可视化、聚类分析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帮助用户参与选择聚类参数,比以往一些方法更有效.
简单计量系数反应方程
胡山鹰;李明恒;李有润;沈静珠
. 2004, 4(6): 544-548.
摘要
(
)
PDF
(5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反应路径综合问题提出了简单计量系数反应方程的概念,通过对反应原子矩阵的数学变换可以直接枚举出物理意义明确的所有简单计量系数反应方程,从中即可容易地筛选出所需的反应路径方案. 为进一步解决更为复杂的反应路径综合问题奠定了基础.
软测量技术在电站锅炉优化燃烧上的应用
李智;蔡九菊;徐有宁;郭宏
. 2004, 4(6): 549-553.
摘要
(
)
PDF
(8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阜新电厂200 MW机组燃煤锅炉进行了多工况热态测试,获得了飞灰含碳量的现场数据样本,运用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和Levenberg Marquardt(LM)算法建立了电站锅炉飞灰含碳量的软测量模型,并构造了飞灰含碳量的测量系统. 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电站锅炉燃烧优化系统,实现了阜新电厂200 MW机组锅炉燃烧优化控制.
生化工程专栏
不同氮磷水平下微小原甲藻对营养盐的吸收及光合特性
石岩峻;胡晗华;马润宇;丛威;蔡昭铃
. 2004, 4(6): 554-560.
摘要
(
)
PDF
(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微小原甲藻对无机氮、磷的吸收特性和在室内批量培养条件下,无机氮、磷浓度对微小原甲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结果表明,低氮(0.0882 mmol/L NaNO3)条件下,微小原甲藻具有最高的比生长速率,为0.46 d 1,而中氮(0.882 mmol/L NaNO3)条件下具有最大的细胞密度,为54900个/mL,分别比低氮和高氮(2.646 mmol/L NaNO3)下增加7.2 和20.1 . 随着培养基中磷浓度的升高,最大细胞密度和比生长速率也增加,在高磷(0.108 mmol/L KH2PO4)条件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7400个/mL和0.45 d 1. 高营养源(高氮或高磷)状态下生长的藻细胞具有更高的单位细胞和单位叶绿素a表示的光饱和的光合作用速率(Pmchl a和Pmcell)和光饱和点. 低氮和高氮条件下的藻细胞同样具有高的单位细胞和单位叶绿素a表示的光合效率( chl a和 cell),而单位叶绿素a表示的光合效率( chl a)则在高磷下最大. 在氮源充足条件下,低的N/P有利于微小原甲藻细胞的生长.
葡萄糖作辅助碳源对klebsiella pneumoniae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影响
程可可;凌宏志;张丽莉;孙燕;刘德华
. 2004, 4(6): 561-566.
摘要
(
)
PDF
(6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Klebsiella pneumoniae发酵甘油生产1,3 丙二醇的种子培养及发酵实验中,考察了葡萄糖作辅助碳源对菌体生长及1,3 丙二醇生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种子培养期,以葡萄糖和甘油为混合碳源可缩短种子培养周期;在批次发酵和流加发酵中,葡萄糖作辅助碳源可使1,3 丙二醇产率及得率明显提高,但不同的葡萄糖加入方式对产率及得率促进的效果不同. 在初始发酵培养基中添加5 g/L葡萄糖、并在4 40 h进行葡萄糖与甘油混合液连续流加的条件下,1,3 丙二醇浓度、产率及得率较单一甘油为底物的流加发酵结果分别提高41.2 , 38.6 和8.3 .
能量驱动对Klebsiella pneumoniae发酵甘油合成1,3-丙二醇的影响
张延平;饶治;杜晨宇;李春;曹竹安
. 2004, 4(6): 567-571.
摘要
(
)
PDF
(9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察了外加能量对Klebsiella pneumoniae合成1,3 丙二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0.6 0.8 g/L三磷酸腺苷 ATP 可以有效促进Klebsiella pneumoniae发酵甘油的还原代谢,1,3 丙二醇产量提高了50 70 ,得率在发酵后期仍能维持在较高水平. 利用休止细胞研究了甘油脱水酶催化失活后能量刺激复活的情况,结果表明外加三磷酸腺苷(ATP)对休止细胞中甘油脱水酶的复活有明显的驱动作用,经多次失活/驱动复活后甘油脱水酶活性可维持不变.
烷基木糖苷的酶法合成及其纯化
朱运平;江正强;李里特;李道义;沈颖桀
. 2004, 4(6): 572-576.
摘要
(
)
PDF
(1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色化学与技术专栏
铬酸酐与硝酸钾联产清洁工艺的相图分析
陈恒芳;李佐虎;张懿;李会泉
. 2004, 4(6): 577-582.
摘要
(
)
PDF
(9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