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过程工程学报, 今天是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所获荣誉
编委会
往届编委会
本届编委会
期刊订阅
投稿指南
出版道德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栏目文章信息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邀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废锂离子电池中锂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徐平 陈钦 张西华 曹宏斌 王景伟 张懿 孙峙
过程工程学报 2019, 19 (5): 853-864. DOI:
10.12034/j.issn.1009-606X.219221
摘要
(
1300
)
PDF
(1758KB)(
1157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一种关键原材料,锂是生产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必需的战略金属。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锂的需求量持续骤增。然而,我国锂矿石等一次资源储量低,对外依存度目前已高达70%,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因此,高效清洁提取废锂离子电池中的锂必将成为锂资源的重要补充,对有效避免废锂离子电池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二次污染风险、保障战略金属锂的安全供给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鉴于湿法冶金具有回收率高、回收产物纯度高、能耗低等优点,本研究综述了近年来以湿法冶金为主提取废锂离子电池中锂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废锂离子电池预处理、浸出、锂分离与提取的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并提出了进一步强化选择性提取锂相关技术研发及废锂离子电池全组分清洁利用的建议,同时对废锂离子电池回收工艺的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不同组合桨搅拌槽内非牛顿流体的微观混合特性
杨娟 张庆华 杨超 毛在砂
过程工程学报 2019, 19 (5): 865-871. DOI:
10.12034/j.issn.1009-606X.219128
摘要
(
743
)
PDF
(505KB)(
471
)
可视化
收藏
在直径0.282 m的搅拌槽内,以羟乙基纤维素(HEC)水溶液为工作体系,以磷酸盐?碘化物?碘酸盐平行竞争反应为模型反应,比较了非牛顿流体体系中向心桨、Rushton桨、三斜叶桨的功率准数,考察了加料时间、桨型及双层桨组合对微观混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功率增大,功率准数基本不变,Rushton桨功率准数最大,是向心桨的两倍、斜叶桨的四倍。随加料时间增大,离集指数先减小后不变。在实验考察范围内,单位体积功耗相等的情况下,单层桨微观混合效果的顺序为Rushton桨?向心桨?斜叶桨,双层桨中高剪切的Rushton桨与强循环的斜叶桨组合的微观混合效率最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基于智能高分子材料的灵敏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彭寒雨 汪伟 褚良银
过程工程学报 2019, 19 (5): 872-879. DOI:
10.12034/j.issn.1009-606X.219222
摘要
(
762
)
PDF
(1946KB)(
430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将智能高分子材料识别响应的微小刺激信号转化并放大为方便人们读取的信号检测技术成为研究热点。本工作综述了近年来基于智能高分子材料的灵敏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将智能高分子材料识别响应刺激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流量信号和光信号的检测技术。最后讨论了基于智能高分子材料的灵敏检测技术应用时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为基于智能高分子材料的灵敏检测技术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
从商业化角度看锂-空气电池的发展
张沁茗 谢召军 周震
过程工程学报 2019, 19 (5): 880-889. DOI:
10.12034/j.issn.1009-606X.219255
摘要
(
713
)
PDF
(816KB)(
523
)
可视化
收藏
锂-空气电池的完全商业化,一直是该研究领域的目标。但实现该目标,必须考虑到各方面的问题,任何小的影响因素都应该尽量考虑在内。负极需要保护其不受水分、二氧化碳、电解液中反应中间物等物质的侵蚀,并抑制枝晶的产生。正极中高效的电极反应催化剂及能容纳放电产物的高比表面积结构是维持电池稳定循环的基本要求。合理的添加剂对电解液性能的提高也非常有必要。电池整体需考虑各种外部因素,如电池构造、尺寸放大等。目前有关锂?空气电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仍然缺少决定性突破。以商业化为最终目的,本综述从锂?氧气电池各组成部分切入,对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着重于电池体系整体的研究报道,对未来锂?空气电池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
基于文献计量的离子液体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郑征 霍锋 王瑜
过程工程学报 2019, 19 (5): 890-899. DOI:
10.12034/j.issn.1009-606X.219282
摘要
(
880
)
PDF
(4632KB)(
546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及可视化工具,以科学引文索引扩展数据库(SCIE)为数据源,从发文年代分布、地理分布、国际合作、期刊及学科分布、高产机构分布、高产作者和研究主题等角度,分析离子液体领域研究的发展态势。结果表明,近十年,离子液体领域一直保持较活跃的发展态势,发文量逐年增加。全球共有114个国家或地区、9000多家机构参与了离子液体领域的研究,且中国的发文量和总被引量均居世界第一,美国、中国主要发文国家在合作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近十年离子液体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高压电池、电解液、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界面研究、CO2化学、分离强化技术及催化降解等方面。从研究主题演化趋势看,离子液体在催化及CO2吸附捕获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式微,电化学储能、生物催化降解、金属有机骨架新材料将可能成为未来几年新的研究热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