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过程工程学报, 今天是

全年文章

    过程工程学报2007 Vol.7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石油焦燃烧器环流混合段内床层的轴向密度分布
    严超宇;卢春喜;王德武;高金森;时铭显
       2007, 7 (1): 1-7.  
    摘要2412)      PDF (227KB)(845)    收藏
    采用气-固环流反应器与输送床烧焦管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建立了一套适应石油焦或气化余焦燃烧要求的大型冷态实验装置. 在不同操作条件下,采用差压变送器测定了环流混合段内环区及外环区内床层轴向压力梯度及密度的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内环床层密度分布可分为底部密相区和上部湍流扩散区;内环颗粒循环强度对底部密相区的密度分布影响较小,只对导流筒上部湍流扩散区有影响;随着内环表观气速的增大,整个内环床层密度均降低. 外环床层密度分布与内环的表观气速、颗粒循环强度和外环床层密相料位高度有关. 利用实验数据回归出了内环和外环轴向颗粒密度分布的经验模型,其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新型内构件填充床反应器数值模拟-I.气相流场和停留时间分布
    张学佳;程易;韩明汉
       2007, 7 (1): 8-13.  
    摘要2565)      PDF (284KB)(776)    收藏
    针对含新型内构件的复杂填充床内部结构,建立了包含颗粒填充床、气体通道、气体挡板的几何模型下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首先对气流在复杂结构下的流动分配、流型和停留时间分布进行了详细的模拟,并考察了操作参数和结构设计对流场和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 通过压降实验数据在宏观尺度上验证了CFD模拟的正确性. 详细的内部流场展示了气体在颗粒床和气体通道内的曲折流动行为,增加了气体的平均停留时间;停留时间分布预测表明气相流动没有短路发生,平均停留时间与表观气速成反比. 内构件结构参数对气体流场和停留时间分布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固-液导流筒搅拌槽内流体流动和颗粒悬浮特性
    陈文民;黄雄斌;高正明
       2007, 7 (1): 14-18.  
    摘要1754)      PDF (221KB)(909)    收藏
    在直径0.8 m的导流筒搅拌槽内,对单相液体的三维速度分布、固-液两相的固体颗粒浓度分布和离底悬浮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导流筒内外的轴向液相速度远大于径向和切向速度,导流筒外壁附近存在一个与主体轴向流动方向相反的二次流区域;搅拌槽底部结构对固体颗粒的临界离底悬浮转速(NJS)有显著的影响,浅锥底的NJS比平底的低14%以上;NJS随固相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浓度超过50%时,NJS略有降低;槽内固相浓度分布的均匀性随固相浓度的增加而得到改善. 本研究结果对导流筒搅拌槽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下行床气固传质及反应特性的实验研究
    张永;范垂钢;吕雪松;李松庚;宋文立;姚建中;林伟刚
       2007, 7 (1): 19-23.  
    摘要1676)      PDF (248KB)(844)    收藏
    以臭氧催化分解为模型反应,对气固并流下行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中气固传质与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 制备了臭氧分解催化剂,并以它为循环物料在内径0.09 m、高度8.2 m的下行床中测定了颗粒浓度分布和臭氧浓度分布. 实验结果表明,臭氧在加速段分解率在45%左右,约占总分解率的90%,其随颗粒循环量(Gs)的增加略有上升. 当Gs从2.77 kg/(m2×s)增加到6.58 kg/(m2×s)时,全床分解率从50%上升至55%. 建立了平推流的传质模型,给出了有效传质系数和操作参数的关联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多层新型桨搅拌槽内气-液两相流动的实验与数值模拟
    宋月兰;高正明;李志鹏
       2007, 7 (1): 24-28.  
    摘要1632)      PDF (236KB)(919)    收藏
    对三层新型组合桨气-液两相搅拌槽内的流体流动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对气-液两相搅拌槽的通气搅拌功率、流场、局部气含率及总体气含率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采用了欧拉-欧拉方法,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同时考察了通气流量和搅拌转速对通气搅拌功率和气含率的影响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欧拉-欧拉方法能较好地模拟搅拌槽内气-液两相流的流动状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甲烷/富氧射流扩散火焰NOx的排放特性
    鲁冠军;赵黛青;杨浩林;杨卫斌
       2007, 7 (1): 29-33.  
    摘要1665)      PDF (273KB)(719)    收藏
    对甲烷/富氧同轴射流扩散火焰燃烧条件下氧化剂流速对NOx排放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 通过对火焰径向温度分布、火焰形态以及喷嘴出口附近扩散燃烧的流场的观测,分析了不同条件下NOx的生成特性. 结果显示,在保持氧化剂流量不变的条件下,NOx排放指数EINOx随氧化剂流速的增加而减小,在保持氧浓度及过量空气系数不变的条件下,小火焰有利于保持较低的EINOx.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机械搅拌流场中制备闭孔泡沫铝过程的数值模拟
    刘红;解茂昭;王德庆
       2007, 7 (1): 34-38.  
    摘要1438)      PDF (653KB)(643)    收藏
    描述了机械搅拌条件下应用吹气发泡法制备新型功能材料闭孔泡沫铝的过程. 在双流体模型基础上,引入多重参考系法预测水平轴机械搅拌池内的气液两相流动. 应用RNG k-e模型模拟湍流效应,考察了桨叶转速及孔口气速对流场特性和局部气含率的影响,进而应用体积积分的方法预测平均气含率. 计算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定性一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膜基气体吸收过程中活化剂的活化性能比较
    陆建刚;郑有飞;陈敏东;何都良;赵晓莉;张慧
       2007, 7 (1): 39-43.  
    摘要2487)      PDF (222KB)(644)    收藏
    将AMP(2-甲基-2-氨基-1-丙醇)和PZ(哌嗪)作为活化剂,分别添加于MDEA(N-甲基二乙醇胺)溶液中组成复合溶液,在膜吸收装置上考察了其吸收CO2性能. 通过气液流速、气相组成、液相浓度、负载、膜组件结构和膜结构形态等对总传质系数Kov影响的比较,研究了具有多氨基环状结构的化合物PZ和空间位阻结构的化合物AMP在膜气体吸收过程中对传质的加强作用. 结果表明,多氨基化合物PZ比空间位阻胺AMP活化效应更大,PZ对传质的加强作用高于AMP,流体力学因素对传质的影响有限,活化剂的化学活化作用对传质的影响是关键性因素,动力学因素对传质具有本质上的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填充法改性PDMS膜及其对乙酸/水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
    徐国强;余江;王康;刘会洲
       2007, 7 (1): 44-48.  
    摘要1510)      PDF (425KB)(741)    收藏
    用CTAB-蒙脱石填充改性PDMS膜,运用XRD, SEM等手段表征了不同填充量的复合膜结构,证明有机柱撑蒙脱石与聚合物形成插层型复合物后,膜的热稳定性明显改善. 研究了填充膜对乙酸/水体系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渗透通量增大而分离因子降低,通量随填充量增加单调上升,分离因子随填充量增加先增大后降低,填充量为7.4(%, w)时达到最大值. 从膜的结构及其与组分的相互作用对填充膜中蒙脱石可能存在的渗透通道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一种新型的聚苯乙烯二乙醇胺树脂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
    王燕芹;魏荣卿;刘晓宁;刘迎
       2007, 7 (1): 49-53.  
    摘要1709)      PDF (211KB)(775)    收藏
    用氯乙酰化聚苯乙烯树脂(PS-Acyl-Cl)取代常用的原料氯甲基化聚苯乙烯(PS-CH2-Cl)树脂,固载二乙醇胺(DEA)得到一新型的聚苯乙烯二乙醇胺(PS-Acyl-DEA)树脂. 用这种PS-Acyl-DEA树脂对铜离子进行吸附,并研究了其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 结果发现,树脂对铜离子的吸附量随DEA担载量的增加而增加,对铜离子的最大吸附量可达3.79 mmol/g,且在pH 5.6~10.5范围内树脂对铜离子均有稳定的吸附量,树脂的吸附率达到93.8%.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化学镀镍-磷-碳-氧体系的热力学与宏观动力学
    刘少友;文正康;蒋天智;杨红芸
       2007, 7 (1): 54-58.  
    摘要2641)      PDF (216KB)(615)    收藏
    采用TU-19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研究了化学镀Ni-P-C-O基础镀液中镍离子与1,4-丁炔二醇(BOZ)浓度的变化,得到了化学镀Ni-P-C-O合金的热力学函数DGTf, DH, DS及反应动力学规律,探讨了镍离子与BOZ在施镀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镀液中BOZ浓度的变化是准一级反应,镍离子的浓度变化与BOZ的浓度有关,属多级反应,其反应速率方程为dC/dt=-8.585′10-4+1.188′10-4t-4.62′10-6t2+5.8′10-8t3-2.3′10-11t4,反应体系的活化能Ea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随BOZ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当BOZ浓度在64~123 mg/L时,Ea线性减少;在123~240 mg/L时Ea线性增加. DST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达到80℃时DST值最大,反应速度最大;当温度超过80℃, BOZ浓度大于160 mg/L时,DST的值逐渐减少,反应速度降低.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Bmim]Cl/AlCl3离子液体催化C16~C18直链烯烃/苯烷基化反应
    董斌琦;吴芹;韩明汉;辛洪良
       2007, 7 (1): 59-62.  
    摘要1796)      PDF (193KB)(735)    收藏
    采用不同AlCl3摩尔分数的[Bmim]Cl/AlCl3离子液体,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C16~C18直链烯烃与苯烷基化反应. 常温下,采用AlCl3摩尔分数为0.67的[Bmim]Cl/AlCl3离子液体催化剂,在苯烯摩尔比为6,AlCl3与烯烃摩尔比为0.04的条件下,30 min内烯烃转化率可以达到98%,2位烷基苯选择性为46%左右. 通过红外乙腈分子探针表征离子液体的Lewis酸性并结合烷基化反应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中AlCl3摩尔分数增加,Lewis酸性增强,催化活性增高. 通过红外苯分子探针对离子液体极化能力进行表征,发现离子液体具有较强的极化能力,可以促进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另外,还考察了烯烃碳链长度对苯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聚苯乙烯乙酰化苯丙氨酸型树脂对Ni2+的螯合性能
    沈珺;魏荣卿;刘晓宁;王燕芹
       2007, 7 (1): 63-66.  
    摘要1661)      PDF (184KB)(662)    收藏
    用氯乙酰化聚苯乙烯(Chloroacetylized Polystyrene, PS-Acyl-Cl)树脂替代氯甲基树脂与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 Phe)反应制备了PS-Acyl-Phe型螯合树脂,并研究了该树脂在pH、螯合时间、Ni2+浓度等不同条件下对Ni2+的螯合性能,得到了Ni2+型介质的最佳螯合条件:Ni2+溶液浓度为0.1 mol/L,pH为3.5~9.0,螯合时间5 h,此时树脂的最高螯合量为0.91 mmol/g, Phe螯合效率为40.8%.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Span/Tween为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微乳体系研究及纳米铁制备
    刘海水;李铁龙;金朝晖;弓彦章;张云霞
       2007, 7 (1): 67-70.  
    摘要1596)      PDF (326KB)(900)    收藏
    通过对异辛烷/Span80-Tween60/正丁醇、植物油/Span80-Tween60/正丁醇以及植物油/Span85-Tween60/正丁醇3种不同配比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异辛烷/Span80-Tween60/正丁醇微乳体系较适合作微反应器,当体系HLB值为14、乳化剂含量(表面活性剂与油相质量比)为1:2,Co/S(助表面活性剂与复合表面活性剂质量比)为1:2时,可得到理想的微乳液体系. 利用该体系可制得粒径可控制在80 nm左右的纳米铁粒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纳米晶种涂层法合成Silicalite-1沸石膜
    孔春龙;王金渠;鲁金明;陶凯
       2007, 7 (1): 71-74.  
    摘要1528)      PDF (641KB)(751)    收藏
    用纳米晶种涂层二次生长成膜法在大孔a-Al2O3(孔径4~6 mm)陶瓷管上合成Silicalite-1沸石膜. 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分析了沸石膜的形态,并通过单组分气体渗透实验对合成膜管的渗透性能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合成的Silicalite-1沸石膜连续、互生,看不出晶间孔;沸石膜层厚8~10 mm;常温常压下H2/N2的理想分离系数为3.9,超过其努森扩散值3.74,H2/C3H8的理想分离系数为19.1,远大于其Knudsen扩散比值4.69,且H2的渗透率达到1.43′10-6 mol/(m2×s×Pa). 气体分离数据表明,该膜没有明显的缺陷存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加碳氯化-氧化反应方法从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精矿中提取稀土
    张丽清;张凤春;姚淑华;姜琳琳;王小欢
       2007, 7 (1): 75-78.  
    摘要1702)      PDF (192KB)(815)    收藏
    以活性炭为还原剂、氯气为氯化剂、SiCl4为除氟剂、O2和H2O混合气体为氧化剂,采用氯化-氧化反应方法从氟碳铈-独居石混合精矿中提取稀土元素. 在脱氟剂SiCl4作用下,随着反应温度由500℃增至800℃,氟碳铈-独居石混合精矿稀土氯化率由92%增至99%,而无SiCl4时同样温度范围内,稀土氯化率为56%~88%,500℃氯化反应2 h时主要产物为稀土氯化物、氯化钙;当氯化反应温度小于500℃时,与原料比钍的氯化产物挥发量小于1.0%. 水洗氟碳铈-独居石混合精矿的焙砂,过滤并在空气中固化得到氯化产物,在550℃, O2+H2O气氛下氧化反应90 min,实现稀土元素和非稀土元素、铈和非铈稀土元素的分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水淬渣的胶凝活性及其形成机理
    李宇;孙恒虎;赵永宏;王楠
       2007, 7 (1): 79-84.  
    摘要1536)      PDF (621KB)(603)    收藏
    采用重新熔融水淬的方法制备不同水淬矿渣样品,综合进行净浆强度实验和碱溶出实验研究,借助XRD,DTA, TEM, SEM和EDX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矿渣形成过程、形成结构和胶凝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矿渣潜在胶凝活性的形成机理. 研究表明,在合适的排渣温度和冷却速度条件下,水淬渣能够形成分相结构,对水淬渣胶凝活性产生重要影响. 分相矿渣具有富钙相和富硅相,富钙相的迅速溶解和富硅相的缓慢溶解是水淬渣水化过程中产生足够早期强度和发挥稳定后期强度的主要原因. 由于玻璃分相的影响,排渣过程存在最佳工艺条件,即最佳的排渣过程能使水淬渣形成玻璃分相结构,从而具有最好的活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KOH亚熔盐法制备钛酸钾晶须和二氧化钛
    仝启杰;齐涛;刘玉民;王丽娜;张懿
       2007, 7 (1): 85-89.  
    摘要1584)      PDF (1133KB)(688)    收藏
    研究了以高钛渣为原料、采用KOH亚熔盐法制备钛酸钾晶须和二氧化钛的新方法,探讨了反应温度、初始KOH浓度、反应时间和碱矿比等因素对钛酸钾晶须形貌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碱矿比对钛酸钾晶须的形貌影响较为显著,并得到长度约20~25 mm、长径比约为15~20的钛酸钾晶须. 钛酸钾在pH=10~12间水解并煅烧,制备了八钛酸钾晶须;在pH=1~3间水解并煅烧,制备了二氧化钛晶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表面活性剂调控制备钛层柱蒙脱石
    闫树芳;余江;刘会洲;孙体昌
       2007, 7 (1): 90-94.  
    摘要1537)      PDF (266KB)(667)    收藏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优化水热合成条件,调控制备了氧化钛层柱蒙脱石材料. 考察了实验过程中反应条件及CTAB用量对钛基蒙脱石层间距的影响,比较了钛基蒙脱石经500℃热处理前后层间纳米TiO2晶粒大小及形态的变化. 结果表明,CTAB对水合钛基柱撑剂在蒙脱石纳米层间域的"生长"过程起到了调控的作用. 应用拉曼光谱和XRD等对所得材料进行了结构分析,讨论了表面活性剂调控钛基柱撑蒙脱石的可能机理,为制备集吸附与光催化降解于一体的新型高效水处理材料提供了新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水热还原法制备超细氧化铬及粒径调控
    张鹏;曹宏斌;徐红彬;张懿
       2007, 7 (1): 95-99.  
    摘要1648)      PDF (392KB)(668)    收藏
    研究了水热还原法制备超细氧化铬的工艺过程及其粒径调控. 以CO2气体为酸化剂,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甲醛为还原剂,通过表面活性剂处理,在水热条件下直接还原铬酸钾水溶液得到水合Cr2O3,继而800℃下煅烧得到球形Cr2O3超细粉体. 考察了甲醛用量比Rm及CO2初始分压pCO2、恒温温度Tiso和恒温时间tiso对Cr(VI)还原过程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还原工艺条件,使Cr(VI)还原转化率达到了99.9%. 初次在还原体系中引入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粒径和形貌调控效果,制备出了平均粒径100 nm左右的球形Cr2O3. 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廉,体系成分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丁二酸催化酯化-吸附脱水联合工艺
    丁斌;陈连发;郝凤岭;关昶;苗乃芬
       2007, 7 (1): 100-104.  
    摘要2503)      PDF (223KB)(705)    收藏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NKC-9固体酸为催化剂、丁二酸和甲醇为原料,采用分子筛吸附脱水技术合成丁二酸二甲酯. 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了最佳酯化反应工艺条件:n甲醇/n丁二酸=3.0:1, NKC-9为3.5%(w)、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4 h,在该条件下丁二酸的转化率达到98.86%. 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后,丁二酸的转化率仍可达到98.09%. 利用红外光谱、色谱-质谱对产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产物中没有副产物,反应选择性很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4)
    22. 粉体的静电分级
    徐政;谢涛;卢寿慈;沈志刚
       2007, 7 (1): 105-109.  
    摘要1517)      PDF (267KB)(747)    收藏
    为了达到对粉体的精确分级,以满足制备粉体过程中越来越严格的粒度控制要求,采用静电分级的方法,即给颗粒带上静电,并使其在静电场中根据颗粒带电的不同而分级,并以此方法为基础研制了一种静电分级设备. 实验测得粒径在75 mm以下的铜粉的荷质比极大值为-14.8 nC/g,W10, W20, W40 SiC(粒径分别为10, 20, 40 mm)粉体的荷质比的极大值分别为-90.6, -43.2, -50.7 nC/g. 可以明显看出铜粉的分级效果. 碳化硅粉体II细粉大于25 mm的累积质量分数从原料的3.77%下降到细粉的2.39%,碳化硅粉体III细粉大于25 mm的累积质量分数从原料的1.80%下降到细粉的0.93%. 结果表明,静电分级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分级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氧化性含钛高炉渣中钙钛矿相的析出行为
    王明玉;娄太平;隋智通
       2007, 7 (1): 110-112.  
    摘要1654)      PDF (201KB)(659)    收藏
    为使含钛高炉渣中的钛组分富集于钙钛矿相中,基于选择性析出技术,需要对炉渣进行氧化处理. 用淬火法研究了氧化处理后含钛高炉渣非等温过程钙钛矿相的结晶行为,并讨论了其析出动力学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钙钛矿相的析出与冷却速度有关. 冷却速度小,钙钛矿相的析出量大. 钙钛矿相的析出动力学过程可近似用JMAK经验方程描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Klebsiella sp. LSSE-H2的咔唑降解
    黄杰勋;熊小超;李望良;李信;邢建民;刘会洲
       2007, 7 (1): 113-118.  
    摘要1715)      PDF (255KB)(698)    收藏
    从染料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1株新的咔唑降解菌LSSE-H2,能以咔唑作为唯一的碳源、氮源和能源. 依据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该菌鉴定为Klebsiella sp. 该菌在30℃、以咔唑为唯一的碳源、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CNFM)中,经过56 h可将浓度为12 mmol/L的咔唑几乎完全降解,在浓度为16 mmol/L的咔唑中也同样表现出高的咔唑降解活性. 对比分析不同营养成分培养基中对咔唑的降解情况表明,LSSE-H2可能存在独特的咔唑降解活性表达调控模式. 按照已公布的car基因簇序列设计同源引物,PCR扩增出LSSE-H2的包含5个咔唑降解基因的car基因簇片断,测序结果表明,咔唑降解基因高度保守,与Sphingomonas sp. KA1和Sphingomonas sp. GTIN11相应的咔唑基因的同源性都达到100%,只在基因簇的非编码区上发现少数碱基不同. 对比研究表明,LSSE-H2, KA1和GTIN11中car基因簇的起源可能相同,并能在不同的细菌之间水平转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透明质酸在电-膜分离过程中的迁移规律
    张建东;周海东;倪晋仁
       2007, 7 (1): 119-123.  
    摘要1634)      PDF (253KB)(666)    收藏
    对电-膜分离技术用于透明质酸分离过程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着重研究了透明质酸在电场作用下的行为,并考察了料液中透明质酸浓度、溶液pH值、离子强度、电流强度等因素对迁移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透明质酸透过膜的速度在一定范围内与料液的浓度和电流强度成正比,在pH 7~9范围内透明质酸的电迁移率基本保持恒定. 膜孔径对迁移速度没有明显影响,单位膜面积的产量也与电流密度成正比. 该方法能有效地将透明质酸与蛋白质分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用于谷胱甘肽合成的重组大肠杆菌的培养和诱导表达
    廖鲜艳;朱至;陈坚;堵国成
       2007, 7 (1): 124-128.  
    摘要1661)      PDF (233KB)(662)    收藏
    研究了用于谷胱甘肽合成的温度诱导型重组大肠杆菌的补料分批发酵,通过葡萄糖的脉冲补入,结合溶氧反馈控制技术,实时控制发酵过程中乙酸的产生.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在谷胱甘肽合成酶系诱导表达阶段,流加酵母粉和蛋白胨时重组大肠杆菌的补料分批发酵过程. 结果发现,脉冲补料-溶氧反馈控制技术在流加酵母粉和蛋白胨的补料分批发酵中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乙酸浓度可被有效地控制在2.5 g/L以下. 通过比较诱导表达阶段流加不同组成的补料液成分,发现添加适量酵母粉和蛋白胨可促进谷胱甘肽合成酶系的表达,在42℃诱导4 h收获的重组大肠杆菌酶法合成谷胱甘肽达到2.46 g/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番红花球茎的快速高频诱导
    陈文浩;欧元;赵兵;王晓东;王玉春
       2007, 7 (1): 129-132.  
    摘要1543)      PDF (216KB)(594)    收藏
    以体外培养的脱毒番红花芽为材料,考察了外源激素及活性炭对球茎诱导的作用. 外源激素水平对球茎诱导有重要影响,较低的激素浓度下球茎诱导时间较短,较高的激素浓度下诱导出的球茎较大,但诱导时间延长. 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后,由于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降低了游离激素水平,显著缩短了球茎诱导时间,后期激素的缓慢释放提高了球茎质量. 在优化的1/2 MS+5 mg/L NAA+5 mg/L 6-BA+0.5 g/L AC培养基中,5周球茎诱导率高达85.7%,球茎均重0.53 g,满足移栽要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藏红花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及其调控
    陈书安;王晓东;赵兵;王玉春
       2007, 7 (1): 133-136.  
    摘要1589)      PDF (199KB)(689)    收藏
    为提高藏红花胚性愈伤组织的繁殖系数和出芽率,促进其生长和分化,以建立藏红花离体快繁体系,解决藏红花资源短缺问题,研究了藏红花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及其调控. 结果表明,获得的藏红花球茎1细胞系具有良好的胚性愈伤组织发生能力. 胚性愈伤组织生长的优化条件为:在添加3.0 mg/L 6-BA, 0.25 mg/L NAA和400 mg/L CH的B5固体培养基上,22℃下全时暗培养25 d,繁殖系数达到9 g/g. 胚性愈伤组织出芽的优化条件为:在添加3.0 mg/L 6-BA, 0.25 mg/L NAA和400 mg/L CH的1/2 B5固体培养基上,在22℃及光照强度31.74 mmol/(m2×s)条件下,每天光照10 h,暗培养14 h,培养45 d出芽率达到44.7%,高于国外报道的20%.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
    29. 生物酶法转化酵母油脂合成生物柴油
    里伟;杜伟;李永红;刘德华;赵宗保
       2007, 7 (1): 137-140.  
    摘要2737)      PDF (200KB)(818)    收藏
    以一株高产油脂圆红冬孢酵母菌(Rhodosporidum toruloides Y4#)干菌粉为原料,利用酸热法提取了该酵母油脂,并对所得油脂进行了分析. 进一步利用该酵母油脂为原料分别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中三步甲醇法及在叔丁醇介质体系中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发现脂肪酶可以有效转化该酵母油脂制备生物柴油. 在优化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得率可达90%左右,略低于相同条件下利用精制大豆油合成生物柴油的得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Candida sp.脂肪酶的纯化及其性质
    秦韶巍;于明锐;谭天伟
       2007, 7 (1): 141-144.  
    摘要1697)      PDF (213KB)(670)    收藏
    采用简单的两步法-离子交换层析和疏水层析法,对Candida sp. 99-125脂肪酶进行了纯化,比活提高了10.0倍,达到27200 U/mg,回收率为35.5%. 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该酶的分子量约为38 kDa. 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反应pH值为8.5,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钙离子和Tween80能够促进提高脂肪酶的活性,而铁离子、铜离子和SDS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利用13C标记葡萄糖分析g-聚谷氨酸的代谢途径
    石宁宁;徐虹;姚俊;王军
       2007, 7 (1): 145-148.  
    摘要1874)      PDF (255KB)(1295)    收藏
    本实验室筛选的菌株Bacillus subtilis NX-2以葡萄糖和谷氨酸共同作为碳源生产g-聚谷氨酸(g-PGA). 为探讨这2种碳源在g-PGA合成中的作用,在培养基中加入标记的[U-13C]-葡萄糖,检测产物g-聚谷氨酸的核磁共振碳谱信号强度,从而计算葡萄糖代谢进入产物的量. 在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4%时,g-PGA的碳骨架中由葡萄糖进入的比例为9%左右. 当葡萄糖浓度为3%时,由葡萄糖进入g-PGA的比例降至6%. 证明葡萄糖主要用于能量代谢和菌体合成,只有少量参与g-PGA合成,而谷氨酸为g-PGA单体的主要来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用豆粕发酵生产卡门柏青霉脂肪酶
    张大皓;李丹;王炳武;谭天伟
       2007, 7 (1): 149-151.  
    摘要1510)      PDF (169KB)(673)    收藏
    以廉价的脱脂豆粕为初始培养基和补料培养基,采用不同流加方式,包括间歇补料、高浓度流加和低浓度流加,对发酵生产卡门柏青霉(Penicillium camembertii Thom)脂肪酶进行了研究. 在5 L发酵罐中不外加碳源,以脱脂豆粕为培养基主要成分的条件下,采用流加高浓度脱脂豆粕的方式,发酵99.8 h得到1,3-专一性脂肪酶,最大酶活力392 IU/mL. 由于在培养基中以脱脂豆粕代替了昂贵的霍霍巴油,有可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f Ethyl Cellulose/Cellulose Acetate Blends by HPLC
    高素莲;周宁国;张秀真;张玮
       2007, 7 (1): 152-154.  
    摘要1623)      PDF (86KB)(614)    收藏
    Th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HPLC) with ethyl cellulose/cellulose acetate (EC/CA) blends and EC as column packing material, and small molecular weight compound as probe molecules was employed to measure the retention volume (VR) and equilibrium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K) of both inorganic and organic solutes. The interfacial separation properties of EC/CA ble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HPLC data. The effects of the blends on the interfacial adsorption properties, hydrophilicity, affinity, polar and non-polar parameters of EC membrane materials were studied subsequently.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terfacial adsorption properties and hydrophilicity of EC have been improved by solution blending with CA. The alloys are superior to EC in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for non-dissociable polar organic solute. The EC/CA alloy (80:20, w) is suitable for desalting and desaccharifying.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NiCu复合金属粉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刘磊力;李凤生;杨毅;白桦萍
       2007, 7 (1): 155-159.  
    摘要1439)      PDF (239KB)(551)    收藏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得到了纳米级NiCu复合金属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热分析法研究了纳米NiCu复合金属粉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组成为Ni60Cu40的纳米NiCu复合金属粉可使AP的高温和低温热分解温度分别降低140.4和26.8℃,使总表观分解热增至1.29 kJ/g,表现出对AP的高温和低温热分解的显著催化作用. 纳米NiCu复合金属粉的组成对其催化性能有一定影响,以Ni60Cu40的催化效果最强. 纳米NiCu复合金属粉的含量增加,其催化作用增强. 纳米NiCu复合金属粉催化AP热分解的作用机理为:(1) 氧化物在AP热分解起始阶段电子转移过程中的桥梁催化作用;(2) 纳米NiCu复合金属粉与AP分解产物发生反应;(3) 纳米NiCu复合金属粉的表面效应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模板法合成TiO2纳米阵列及其微观结构表征
    朱斌;戴遐明;李庆丰;邓长生
       2007, 7 (1): 160-163.  
    摘要1404)      PDF (734KB)(706)    收藏
    采用异丙醇钛[(C4H9O)4Ti]为先驱体配制二氧化钛溶胶,以阳极氧化铝模板(AAO,孔径尺寸200 nm,厚度约60 mm)直接浸渍和负压辅助浸渍的方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或管棒混杂的阵列结构,所得产物在450℃下进行热处理后,化学刻蚀去除模板. 利用FE-SEM, HR-TEM以及XRD对其微观形貌、结构等进行了观测和分析. 结果表明,产物450℃热处理后为多晶锐钛矿相. 模板法简单易行,制备出的管棒外径取决于模板孔道的尺寸,在负压辅助下可有效提高产物的连续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有序介孔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林雪晶;沈军;谢志勇;姚兰芳;吴筱娴;罗爱云
       2007, 7 (1): 164-167.  
    摘要2790)      PDF (350KB)(756)    收藏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无机前驱体,在酸性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技术,用蒸发诱导自组装(EISA)工艺制备了二氧化硅透明介孔薄膜. 透射电子显微镜图显示热处理后的薄膜具有高度有序的六方相结构孔道;由椭偏仪测得热处理后薄膜的折射率低至1.18,厚度在180 nm左右;阻抗分析仪测得薄膜的介电常数为2.14. 薄膜经过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表面修饰后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和热稳定性,作为低介电材料能更好满足工业需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三元多碲化物纳米晶的新方法制备及表征
    刘兴芝;赵昌明;陈林;王燕;熊英
       2007, 7 (1): 168-171.  
    摘要2176)      PDF (199KB)(676)    收藏
    以硝酸银、氯化亚锡和碲粉为原料经微波溶剂热法制备纳米晶粉体Ag8SnTe6, 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表征其组成. 讨论了合成时间和有机溶剂填充度等条件对化合物产率和粒径的影响. 阐述了微波溶剂热法合成纳米晶的机理. 漫反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表明其禁带宽度为2.58 eV,具有优良的半导体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ZnS与NaCl共混煅烧法制备高效绿色ZnO荧光粉
    李颖毅;宋智彬;罗军明;吴燕利;冯晓平;李永绣
       2007, 7 (1): 172-175.  
    摘要1654)      PDF (204KB)(725)    收藏
    以氯化钠为助熔剂,在较低温度(约700℃)下的空气气氛中煅烧硫化锌合成了ZnO绿色荧光粉. 测定了不同煅烧温度下合成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以及硫、氯元素含量. 结果表明,合成荧光粉的主晶相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ZnO,并有少量残存的ZnS相存在. 在350 nm波长光激发下,该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只有505~510 nm绿色峰,无380 nm激子发射. 根据给体-受体机制,该发射是源于光生电子从局域缺陷中心(给体)向陷阱空穴(受体)的跃迁. 煅烧过程中氯化钠的存在大大提高了产物的荧光发射强度,这归因于荧光粉中硫、氯的共掺杂对缺陷VO+和Zn(1-z)+形成的直接贡献. 该荧光粉能与近紫外发光二极管相匹配,有望应用于白光二极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8)
    39. 世界石油炼制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刘海燕;于建宁;鲍晓军
       2007, 7 (1): 176-185.  
    摘要3193)      PDF (280KB)(859)    收藏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石油资源的重质化、劣质化程度的加深,对清洁、超清洁车用燃料及化工原料需求的日益增加,正使世界炼油技术经历着重大的调整与变革. 本工作在分析世界炼油工业和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世界炼油技术的未来发展将集中在重质/劣质原油的加工、清洁燃料的生产和炼油-化工一体化等几个方面. 在重质/劣质原油的加工方面,加氢裂化和加氢处理工艺将是21世纪炼油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新型催化裂化(FCC)工艺和焦化工艺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清洁燃料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汽柴油的脱硫上,以加氢脱硫为主的各种脱硫技术将得到极大的发展;在炼油-化工一体化发展方面,基于传统FCC工艺改进的最大限度生产低碳烯烃的技术将得到广泛关注,加氢裂化由于其较高的灵活性,既能生产优质中间馏分油(航空燃料和柴油),又能为乙烯厂和芳烃厂提供优质原料,是21世纪炼油-化工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技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微波在冶金过程中应用的现状与前景
    李钒;张梅;王习东
       2007, 7 (1): 186-193.  
    摘要1655)      PDF (353KB)(796)    收藏
    近20年微波能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和发展,但在冶金过程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本工作主要回顾了微波能在矿物处理和金属提取、回收及材料制备过程中(如加热、磨碎、氧化物矿碳热还原、浸出和冶金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和进展情况. 尽管在这些方面已有许多研究成果,展现出微波在冶金过程应用的一些优点,但对微波与矿物和金属相互作用的机理及一些现象,仍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分歧或不明之处. 目前,提高微波能的转换效率、研制大功率微波发生器和设计高效的反应器,仍是微波工业化应用的关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