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过程工程学报, 今天是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葡萄糖和蔗糖热分解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陈颖钦 何晗冰 刘畅 陆小华
       2010, 10 (4): 720-725.  
    摘要1866)      PDF (238KB)(2783)    收藏
    对葡萄糖和蔗糖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TG-DTA研究,采用Kissinger法、Friedman法及非线性拟合法获得了分解过程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参数. 结果表明,葡萄糖比蔗糖更易分解. 葡萄糖的分解过程分别为二级和一级反应,蔗糖的分解过程分别为n级和一级反应. 利用非线性拟合法给出了葡萄糖与蔗糖热分解过程的完整反应途径和动力学参数,葡萄糖三阶段的活化能分别为132, 150和253 kJ/mol,指前因子分别为11.6, 11.1和19.6 s-1;蔗糖两阶段的活化能分别为105和229 kJ/mol,指前因子分别为8.2和18.6 s-1.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9)
    2. 生物农药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朱玮;赵兵;王晓东;王玉春
       2004, 4 (3): 282-288.  
    摘要2618)      PDF (93KB)(2239)    收藏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制剂是目前应用广泛而有效的一种微生物杀虫剂.本文介绍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菌种优选、发酵过程及剂型研究进展,具体阐述了发酵过程中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各种发酵方式和发酵设备等. 指出了目前发酵生产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氯化铵氯化氧化镧(铈)的反应过程及其动力学
    时文中;张昕;赵永和;王竞研;朱国才
       2005, 5 (1): 23-28.  
    摘要2751)      PDF (101KB)(2111)    收藏
    通过考察反应温度、时间、氯化铵用量对氧化镧(铈)氯化的影响及氯化镧(氯化铈)结晶水合物的热解行为,研究了氯化铵氯化氧化镧(铈)的反应过程及其动力学. 结果表明,在氯化的温度范围,既有氯化铵直接参与的氯化反应发生,又有氯化铵热解产物HCl使稀土氧化物氯化的反应存在. 氯化镧(氯化铈)发生气相水解或氧化反应生成LaOCl, CeOCl, CeO2. 氧化镧(铈)氯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分别为43.73和140.67 kJ/mol,过程限制环节是界面化学反应控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蜂窝陶瓷固定化酵母细胞啤酒连续主发酵工艺
    程江峰;何国庆
       2003, 3 (5): 0-0.  
    摘要4212)      PDF (49KB)(2041)    收藏
    对蜂窝陶瓷固定化酵母细胞啤酒连续主发酵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了优化的工艺条件:发酵温度17~18℃,稀释率0.045 h-1. 在此工艺条件下,实际测得浓度的降低量为6.91%,嫩啤酒双乙酰含量为0.180 mg/L. 嫩啤酒主要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采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啤酒主发酵工艺不会对啤酒质量造成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加压–常压精馏分离甲醇–碳酸二甲酯的相平衡和流程模拟
    李春山;张香平;张锁江;徐全清
       2003, 3 (5): 0-0.  
    摘要3834)      PDF (257KB)(1922)    收藏
    变压精馏是分离共沸混合物的有效方法. 本文在计算机模拟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压–常压串联分离甲醇–碳酸二甲酯共沸体系的工艺方法. 采用UNIQUAC方程来表征甲醇–碳酸二甲酯二元共沸体系的气液平衡. 根据实验数据,回归了该热力学模型中的交互作用参数,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吻合. 模型的适用范围为:压力0.1~1.5 MPa, 温度337~440 K. 基于平衡级模型,对加压精馏塔进行了模拟计算, 分析了各主要操作参数对分离效率、产品纯度及操作费用的影响. 在对加压–常压串联流程模拟的基础上,得到了最佳分离操作工艺参数. 模拟结果对工业过程的设计和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KOH亚熔盐浸出低品位难分解钽铌矿的实验
    周宏明;郑诗礼;张懿
       2003, 3 (5): 0-0.  
    摘要3408)      PDF (197KB)(1765)    收藏
    研究了低品位难分解钽铌矿的KOH亚熔盐浸出条件. 探讨了反应温度、初始KOH浓度、浸出时间和碱矿比等因素对铌和钽的浸出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铌和钽的浸出率分别可达98%和96%,较现行氢氟酸工艺提高10%以上,提高了难处理钽铌资源的利用率. 用无毒的KOH亚熔盐取代现行工艺中高浓高毒性的氢氟酸作为反应介质,从生产源头消除了F–的三废污染,为钽、铌湿法冶金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产碱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和培养
    洪骏;夏黎明
       2003, 3 (5): 0-0.  
    摘要3208)      PDF (167KB)(1753)    收藏
    以Rodamine B平板筛选法获得了一株高活力碱性脂肪酶产生菌Pseudomonas sp. ZJU-02.摇瓶产酶实验表明,适宜产酶培养基为(%):玉米浆3,植物油1, K2HPO4 0.1, KCl 0.05, MgSO4 0.05, Tween80 0.05;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6℃、初始pH 6.5. 脂肪酶活力可高达86 IU/ml. 该酶在70℃以下、pH 7.0~10.5范围内稳定;酶反应的适宜温度为40℃,适宜pH为9.5. 该酶制剂在洗涤剂和制革工业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微电解–SBR活性污泥法处理焦化废水
    张文艺
       2003, 3 (5): 0-0.  
    摘要3303)      PDF (286KB)(1751)    收藏
    针对焦化废水可生化性差、难以生化处理的特点,采用微电解工艺作为预处理措施,去除部分污染物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再利用SBR活性污泥法进行了深度处理实验. 结果表明,微电解法不仅能去除焦化废水中的COD、酚、氰、硫化物等有机污染物(COD去除率为70%, 酚、氰、硫化物去除率分别为76.8%, 65.9%, 70.3%),而且还能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BOD5CODcr由处理前的0.28提高到处理后的0.54,可生化性提高了48.2%).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微电解法预处理焦化废水的适宜参数为:进水COD22002400 mgL,进水pH值约3.03.2,微电解水力停留时间HRT5565 min,FeC(体积比)11.5. 应用微电解预处理SBR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可使出水达标排放(国家I级排放标准GB134569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分级处理秸秆的热解过程
    杨昌炎;杨学民;吕雪松;姚建中;林伟刚
       2005, 5 (4): 379-383.  
    摘要2710)      PDF (236KB)(1744)    收藏
    利用热重-傅立叶红外联用分析仪(TG-FTIR)研究了麦秸、汽爆麦秸、发酵麦秸的热失重特性及其气体析出行为. 实验表明,热失重过程主要分4个阶段:干燥阶段(30~150℃)、过渡阶段(150~200℃)、热解阶段(200~600℃)、炭化阶段(600~900℃);析出挥发分的机理过程分为2步:热解初始阶段发生脱羟基、脱羧基、脱烷基和解聚反应,析出含C?O?C基团、醇、醛、酸、酮和CO2, CO, H2O, CH4等气体化合物,炭化阶段发生脱烷基、羰基等反应,先后依次析出CH4, CO2, CO等气体. 汽爆、固态发酵分级处理麦秸不仅使热解干气的产率降低约20%~30%,热解液的产率增加,而且热解液中羧酸类产量分别减少了30%和50%左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锰硅铁合金冶炼电弧炉中焦炭层电流分配行为的模拟
    翟丹 储少军 李忠思 贺瑞飞
       2008, 8 (3): 449-452.  
    摘要3026)      PDF (266KB)(1696)    收藏
    根据锰硅铁合金冶炼电弧炉内焦炭层熔池的结构特征及相似理论,设计了研究熔池导电行为的模拟实验装置. 以电导率为10.08~17.97 mS/cm的NaCl水溶液和冶金焦粒模拟实际锰硅铁合金冶炼电弧炉熔池内的导电相,研究了冶炼过程熔池内电流在焦炭层与熔渣之间的分配关系. 结果表明,焦炭层厚度Hc、焦炭粒度Dc和导电相的电导率(固相rC,液相rL)与通过熔池底部电流(Ib)和总电流(It)之比Ib/It的关系式为Ib/It=4.36(rL/rC)1.523(DC/HC)0.186, Ib/It随熔融层操作电阻的增大而变小,与锰硅铁合金实际生产状况一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
    11.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Biomass
    LU Peng-mei(吕鹏梅);CHANG Jie(常杰);FU Yan(付严);等
       2003, 3 (5): 0-0.  
    摘要4134)      PDF (346KB)(1669)    收藏
    In gaseous products of biomass steam gasification, there exist a lot of CO, CH4 and other hydrocarbons that can be converted to hydrogen through steam reforming reactions. There exists potential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the raw gas of biomass steam gasification.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biomass steam gasifica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a small-scale fluidized bed. In these experiments, the gasifying agent (air) was supplied into the reactor from the bottom of the reactor and the steam was added into the reactor above biomass feeding location.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steam to biomass ratio, equivalence ratio (ER) and biomass particle size on hydrogen yield and hydrogen yield potential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er reactor temperature, proper ER, proper steam to biomass ratio and smaller biomass particle size will contribute to more hydrogen and potential hydrogen yield.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固态发酵中纤维素基质降解过程初步研究
    周晓宏;陈洪章;李佐虎
       2003, 3 (5): 0-0.  
    摘要4284)      PDF (132KB)(1657)    收藏
    利用斜卧青霉(Penicillium decumbens JUA10)对汽爆麦草和淀粉质的混合基质进行固态发酵,通过分析各种成份及酶活力变化,研究了各成份的降解速率,并探讨了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与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酶活力的关系. 纤维素基质固态发酵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过程实际是同步糖化发酵过程,还原糖不会积累形成对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反馈抑制;纤维素降解与纤维素酶的酶活性、半纤维素的降解与半纤维素的酶活性不成正比. 木质纤维素的降解难主要是木质纤维素结构造成的. 半纤维素的降解甚至比纤维素降解更慢,淀粉容易降解,木质素几乎不降解.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凝固浴处理对聚氨基葡糖超滤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郎雪梅;赵建青
       2003, 3 (5): 0-0.  
    摘要4279)      PDF (164KB)(1652)    收藏
    采用凝固浴凝胶工艺处理聚氨基葡糖超滤膜,实验结果表明,经凝固浴处理后,聚氨基葡糖超滤膜对酸性红B溶液的截留率提高了83.7%;凝固浴的温度、凝固剂的浓度、凝固时间等参数对聚氨基葡糖超滤膜的截留率、渗透通量和孔结构均有一定的影响,选择适当的处理条件可提高膜的分离效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下吸式气化炉处理有机废弃物
    黄海涛;熊祖鸿;吴创之
       2003, 3 (5): 0-0.  
    摘要4493)      PDF (236KB)(1640)    收藏
    有机固体废弃物如农业和林业生产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等具有一定的能量价值,应加以回收利用. 本文使用下吸式气化炉对三种原料(木块、谷壳和混合生活垃圾)进行了实验,获得了气体成份和气体热值数据,并对气化反应过程作了讨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实验设计法优化核酸酶P1的发酵培养基
    徐正军;肖林平;吕浩;谢宁昌;应汉杰
       2003, 3 (5): 0-0.  
    摘要4511)      PDF (65KB)(1601)    收藏
    采用实验设计法研究了碳源、氮源和磷源等因素对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M02发酵产核酸酶P1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含有玉米浆的复合氮源可以明显地提高核酸酶P1的产量. 同时通过两轮实验建立了一个可以较好预测实际发酵的二次模型,并依据此模型优化了碳源、氮源以及磷源的组成,优化后的产核酸酶P1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g/L):葡萄糖38.73,蛋白胨1.91,玉米浆1.84, KH2PO4 0.6, K2HPO4×3H2O 0.6, MgSO4 0.4, CaCl2 0.4, ZnSO4×7H2O 0.4. 用此培养基进行发酵,实际产酶水平为648.3 U/ml,与优化前的380 U/ml相比提高了约70%. 此外,还初步探讨了玉米浆促进P1酶发酵的机理,这是因为玉米浆与蛋白胨相比含有了较多有利于P1酶发酵的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以及丝氨酸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特征和形成机制
    白志鹏;李伟芳
       2008, 8 (1): 202-208.  
    摘要4006)      PDF (237KB)(1539)    收藏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形成是当今大气化学过程的研究热点之一. 城市大气中二次有机碳占颗粒物总有机碳的17%~65%. 单萜烯和芳香族化合物分别是SOA最重要的天然和人为源前体物,在大气中与×OH, NO3-和O3等氧化剂发生多途径反应形成有机酸、多官能团羰基化合物、硝基化合物等半挥发性有机物,通过吸附、吸收等过程进入颗粒相,改变了气溶胶的特性及其环境效应. 有机化合物表现出较强的源特征性,可以作为示踪分子解析颗粒物来源,二元羧酸是SOA的潜在示踪物. 论述了SOA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Production of Citric Acid from Apple Pomace Enzymolyzed by Cellulase
    SONG Ji-rong(宋纪蓉);HUANG Jie(黄洁);XU Kang-zhen(徐抗震);ZHAO Qiao-yun(赵巧云)
       2003, 3 (5): 0-0.  
    摘要3335)      PDF (120KB)(1512)    收藏
    Cellulase can evidently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glucose and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roduction of citric acid from apple pomace by Aspergillus niger. Based on experiments, a cellulolytic enzyme named cellulase A6 was found able to produce about 170 g glucose from 1 kg dried apple pomace after 12 h reaction, with cellulase concentration of 20 U/g in the medium at 50℃, natural pH without pretreatment of alkali. Using the treated apple pomace as a liquid state substrate, Aspergillus niger-C selected out was able to produce about 256 g citric acid from 1 kg dried apple pomace at 35℃ in 3 d or 30℃ in 5 d with flask rotation speed of 210 r/min, and the conversion of citric acid could reach 80% based on the amount of sugar consumed.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甲酸脱氢酶用于辅酶NADH再生的研究进展
    黄志华;刘铭;王宝光;张延平;曹竹安
       2006, 6 (6): 1011-1016.  
    摘要1886)      PDF (204KB)(1461)    收藏
    NADH依赖型氧化还原酶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学品和手性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其中辅酶NADH作为还原当量起着关键的作用,NADH的再生关系到生物氧化还原过程能否进行. 甲酸脱氢酶在辅酶NADH再生中的应用是目前代谢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工作回顾了甲酸脱氢酶的来源和氨基酸序列、酶的理化性质和催化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从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成本等方面阐述了甲酸脱氢酶在辅酶再生系统中的应用,讨论了甲酸脱氢酶用于辅酶再生的代谢工程平台的发展趋势,并对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改性活性炭对甲基橙的吸附
    刘剑 朱秋香 谭雄文 鄢瑛 张会平
    过程工程学报    2016, 16 (2): 222-227.   DOI: 10.12034/j.issn.1009-606X.215334
    摘要1436)      PDF (247KB)(1455)    收藏
    用盐酸和氨水对活性炭进行改性获得改性活性炭,将其用于处理甲基橙废水,考察了改性条件、振荡速度和温度等因素对甲基橙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吸附等温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并分析吸附过程的热力学特征. 结果表明,盐酸改性活性炭对甲基橙的吸附效果优于氨水改性活性炭,在甲基橙初始浓度60 mg/L、溶液体积50 mL、温度20℃、振荡速度100 r/min、盐酸改性活性炭投加量0.2 g时,24 h基本达到吸附平衡,甲基橙去除率为93.7%. 不同温度下,盐酸改性活性炭对甲基橙的吸附符合Langmuir(RC2>0.95)和Freundlich(RC2>0.97)吸附等温模型,饱和吸附量达112.7 mg/g. 热力学参数DG0<0,DH0>0,DS0>0,表明盐酸改性活性炭对甲基橙的吸附是自发吸热反应,其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随振荡速度增加,吸附速率常数增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1)
    20. 搅拌生物反应器混合特性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洪厚胜;张庆文;万红贵;欧阳平凯
       2005, 5 (2): 131-134.  
    摘要2579)      PDF (420KB)(1435)    收藏
    以工程流体计算软件CFX-4.4为工具,对不同规模的机械搅拌生物反应器的混合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下反应器混合时间的变化规律. 采用pH电极在位监测[H+]的方法实验测定混合时间. 模拟结果与实验测定值之间的误差随反应器容积增大而逐渐减小,对容积为25 m3的反应器误差小于11.6%.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4)
    21. He–Ne激光对球孢白僵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杨革;陈洪章;李佐虎
       2003, 3 (5): 0-0.  
    摘要3064)      PDF (110KB)(1429)    收藏
    应用He-Ne激光对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75A进行辐照处理. 研究了不同剂量激光辐照对菌体生长的影响,辐照强度0.48 mW/cm2、辐照15 min利于菌体的诱变. 两种激光辐照方式中,生理盐水菌悬液辐照方式诱变效果较好. 经发酵产孢实验和菌体生物量测定,发现He-Ne激光对球孢白僵菌具有明显的生物刺激效应和诱变作用,并初步筛选到产孢量有较大变化的辐照变异菌株;同时,通过对变异菌株的细胞外、胞周间、细胞内三位区的RNA和DNA分析,进一步证实了He-Ne激光对球孢白僵菌的诱变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蒸馏过程中旋转填料床的传质和流体力学特性
    栗秀萍;刘有智;杨明
       2005, 5 (4): 375-378.  
    摘要2207)      PDF (183KB)(1428)    收藏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精馏实验装置,以甲醇-水溶液为物系,在常压、全回流操作条件下,研究了旋转填料床的传质和流体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旋转填料床的理论塔板数随超重力因子和气相动能因子的增大出现峰值,理论塔板高度最小为0.0109 m;气相压降随气相动能因子、超重力因子的增大而增大. 在实验基础上应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旋转填料床的传质、压降实验关联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薄膜蒸发器温度场及膜内给热系数的数值模拟
    贺小华;李佳;陆小华
       2005, 5 (4): 364-369.  
    摘要2618)      PDF (218KB)(1422)    收藏
    应用CFD软件CFX4.4建立了薄膜蒸发器内水及粘性料液的传热计算模型,获得了沿轴向及膜厚方向的液膜平均温度分布,计算了各参数下加热段液膜内给热系数a. 结果表明,进料量及搅拌转速对各料液液膜温度分布及膜内给热系数影响显著. 不同粘度料液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均存在同一最佳进料量,此时圈形波内截面平均速度 达到最大值, 相应的膜内给热系数a也达到最大值. 高转速或最佳进料量下,纯物质水流动边界层与膜厚之比及温度边界层与膜厚之比均最小,流动边界层与温度边界层存在内在联系. 传递边界层厚度严重影响液膜内温度分布及给热系数. 本研究各工况下,粘性料液尚未形成明显的温度边界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24. g-氨基丁酸的色谱分离
    郎丽 蒋丽华 邱勇隽 周家春 赵黎明
    过程工程学报    2016, 16 (3): 418-423.   DOI: 10.12034/j.issn.1009-606X.215384
    摘要1230)      PDF (497KB)(1396)    收藏
    从8种树脂中筛选出能将g-氨基丁酸与谷氨酸钠分离的最佳树脂,考察了色谱柱高径比、洗脱流速、柱温对分离度和回收率的影响,用g-氨基丁酸发酵液上样,研究了发酵液的分离效果. 结果表明,树脂QY-HG01能将g-氨基丁酸与谷氨酸钠高效分离;在高径比25、流速2.5 mL/min、柱温50℃的条件下,g-氨基丁酸与谷氨酸钠的分离效果最好;用预处理的g-氨基丁酸发酵液上样,发酵液脱色率为84.9%,脱盐率为99.2%,g-氨基丁酸的纯度由24.9%提高到84.0%,回收率为89.3%.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薄膜蒸发器内流体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贺小华;唐平;李佳;陆小华
       2005, 5 (4): 357-363.  
    摘要2455)      PDF (295KB)(1393)    收藏
    建立了薄膜蒸发器的计算模型,采用大型计算流体力学(CFD)分析软件CFX4.4模拟了薄膜蒸发器内水及粘性料液的流动过程,得到了各种速度分布. 结果表明,刮板转速、进料量对流体流动状态影响显著. 提高刮板转速,可明显促进液膜和圈形波内流体的物质交换. 在任一转速下,各料液均存在同一最佳进料量,此时其圈形波截面内平均速度达到最大值. 对纯物质水,最佳进料量对应的流动边界层厚度与膜厚之比最小. 粘性料液和水的轴向速度分布存在差异,且在液膜厚度内未形成明显的流动边界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旋风分离器排气管内流动分析及减阻机理
    王建军;王连泽;刘成文
       2005, 5 (3): 251-254.  
    摘要2494)      PDF (861KB)(1365)    收藏
    利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对旋风分离器排气管内流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测量,发现气流的高速旋转、回流区的存在及湍流脉动是排气管内产生流动阻力损失的重要原因. 安装减阻杆改变了排气管内流场分布规律,使旋转动能降低、回流区消失以及湍流脉动减弱,从而降低了排气管内流动阻力损失. 减阻杆迎风截面宽度越大,绕流边缘越尖锐,排气管内切向速度就越小,轴向速度分布越均匀,分离器的减阻幅度也越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旋流板式气液分离器的放大规律
    魏伟胜;樊建华;鲍晓军;石冈
       2003, 3 (5): 0-0.  
    摘要4087)      PDF (190KB)(1346)    收藏
    对旋流板式气液分离器在3种规模、18种旋流板结构下进行了模型实验研究,考察了旋流板结构参数(径向角、仰角和叶片数量)对分离效率和压降的影响,并建立了预测分离器压降的关联式,为旋流板结构参数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工业应用的标定结果表明分离器压降预测式是准确的,它可用于工业气液分离器的放大设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水热法制备Y2O3:Eu3+微米棒及其荧光性能表征
    宋金玲 孙佥 梁家宝 李霞 蔡颖 张胤
       2010, 10 (5): 950-955.  
    摘要2030)      PDF (669KB)(1344)    收藏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Y2O3和Y2O3:Eu3+,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产物晶型的影响,确定了生成较好晶型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24 h,氢氧化钠溶液浓度2 mol/L. 研究了Y3+和Eu3+的配比对Y2O3:Eu3+荧光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n(Y3+):n(Eu3+)的比例为100:5时,其荧光强度最佳. TEM分析表明,Y2O3:Eu3+粉末具有直径约0.2~0.6 mm、长度为几到十几微米的棒状结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29. 底吹气连铸中间包内气液两相流的数值模拟
    詹树华;欧俭平;萧泽强
       2005, 5 (3): 233-240.  
    摘要2268)      PDF (748KB)(1324)    收藏
    以宝钢集团梅山钢厂1台连铸中间包为原型,进行底吹气中间包水模型研究. 实测结果表明,底吹气在中间包内形成"鼓泡流"形式的流动结构;"鼓泡流"的形成一方面能够破坏中间包内"层流"形式的短路流动,增强混合,另一方面能在中间包内形成"气幕挡墙",有利于夹杂物去除. 针对中间包内气-液两相"鼓泡流"特征,建立了底吹气中间包内气-液两相欧拉多流体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气泡的存在对湍流增强的影响,考虑了相间滑移、气泡浮力及湍流分散力. 采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底吹气中间包内气液两相流动和混合特性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与水模型实测结果一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pH值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的影响
    周利民;王一平;黄群武
       2007, 7 (3): 556-560.  
    摘要1580)      PDF (332KB)(1295)    收藏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颗粒,采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Ti4+-三乙醇胺(Ti-TEOA)络合体系组成随陈化时间的变化及pH对TiO2粒径、结晶习性、产率及Ti-TEOA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产物为锐钛型TiO2,140℃陈化时,Ti(OH)4凝胶在10 h后全部转化为TiO2颗粒,平均粒径5~22 nm;随pH升高,粒径增大,但TiO2产率在pH>10.6时显著下降,至pH 12时无TiO2颗粒生成;不同pH时TiO2结晶习性变化明显. 25℃下pH>6时Ti-TEOA络合体系稳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