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过程工程学报, 今天是
图/表 详细信息
短链多硫化物在离子液体中聚集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胡天媛, 王艳磊, 霍锋, 何宏艳
过程工程学报    2021, 21 (7): 847-856.   DOI:10.12034/j.issn.1009-606X.220221
摘要   (516 HTML11 PDF(pc) (1273KB)(242)  

离子液体因其优异的物化性质、能抑制多硫化物溶解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锂硫电池电解液中。在电池充放电产物中,难溶性Li2S和Li2S2易聚集沉积在电极表面,影响电池性能,而目前关于其团聚行为与电解液性质的微观机理研究较少。本工作利用量化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短链Li2S和Li2S2在离子液体中的微观结构以及形成团簇的情况。通过分析体系的微观结构发现,阳离子中主要与S作用的是侧链甲基,短链多硫化物之间Li-S作用远强于与阴离子的Li-O作用。团簇尺寸分布的结果表明,短链多硫化物在[TFSI]型离子液体中易形成多分子的大团簇,Li2S2体系比Li2S体系中的大团簇比例更高;离子液体阴离子配位能力越强,形成大的Li2S团簇比例越少,但阴离子的构型特点和作用形式也会对团簇的尺寸结构造成影响。



View image in article
图5 离子液体-短链多硫化物体系中阳离子周围S的SDFs(上栏)和阴离子周围Li的SDFs(下栏)
(a) [PP13][TFSI]-Li 2S (b) [PP13][OTf]-Li 2S (c) [PP13][TFSI]-Li 2S 2 (d) [PP13][OTf]-Li 2S 2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为更直观地得到阳离子和短链多硫化物在空间上的分布信息,统计了体系中阳离子周围S的SDFs,如图5上半部分所示。图中,C原子用绿色表示,N原子为蓝色,环上的H省去,O原子为红色,S原子是黄色,CF 3基团用绿色表示,橘黄色和黄色分布显示的分别是12倍和5倍于体相密度的区域,深紫色和玫红色区域显示的分别是15倍和5倍于体相密度的区域。所有体系中S主要分布在阳离子侧链甲基周围(橘黄色高密度区域),这与RDFs结果对应。Li 2S和Li 2S 2体系最明显的区别是,当离子液体相同时,Li 2S 2中S在阳离子周围的集中分布明显减小,说明Li 2S 2中S电荷的相对分散削弱了其与阳离子的作用能力,且Li 2S 2个头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其与阳离子的接触空间。
图5下半部分为Li在阴离子周围的SDFs。所有的Li 2S体系均不出现非透明、深紫色的高密度区,且低密度区的分布区域也比Li 2S 2体系面积小,反映出Li 2S 2中的Li与阴离子有更强的相互作用,与RDFs结果相符合。对于[OTf]型离子液体体系,Li主要分布在阴离子O的周围,且Li-O强的相互作用和较小的空间位阻促使在三个O周围的低密度区分布连成一片。对于[TFSI]型离子液体体系,Li的分布主要有O周围的片状区域和N周围的带状区域,各区域之间相对比较分散,连接不够紧密,甚至在[PP13][TFSI]-Li 2S体系中只出现了N周围的分布区域。
本文的其它图/表